【思想政治】
解析:增加必考模塊考點
全國卷的試題內容和結構與福建卷基本一致。差異主要在于:1.全國卷沒有選考模塊,增加了必考模塊的考點;2.全國卷更加重視學科理論思維和抽象思維能力,福建卷則突出綜合分析能力和實際生活參與能力;3.全國卷模塊之間的綜合性要求較低,沒有四個必修模塊知識的大綜合試題;4.文綜卷中學科試題順序略有不同。
建議:改變“題海戰術”
專家建議考生要加強對學科理論的理解掌握,提高抽象思維能力和學科理論素養;要注意加強平時的知識積累,特別注意時事知識與教材知識的融合,并適當掌握相關選修模塊知識,拓寬知識面。
對于試題結構上的差異,要適當進行全國卷的模式訓練,熟悉其試卷結構和試題特點。要注意改變“題海戰術”,轉變學習方式,少考多讀、少練多想,學會學習,提高實際能力。
【歷史】
解析:全國卷增加初中內容和選修三
歷史首先在試題排序上就有變化,福建卷排序是地理、歷史、政治,而全國卷則變成地理、政治、歷史。此外,全國卷增加初中內容和選修三;選修部分考查,福建卷是三選一,而全國卷則是四選一。
知識結構上,福建卷各個模塊知識的比例相對均衡,中國史與世界史大致比例為6:4;而全國卷則淡化各個模塊知識的比例狀況。
建議:借助材料和所學知識展開思考
專家建議考生放棄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和事倍功半的題海戰術。以近年全國卷試題為藍本,學會根據問題快速閱讀材料,抓住關鍵詞語,借助材料和所學知識展開思考。核對其參考答案,發現自身在審題和解題方面存在的不足,及時補缺補漏,鞏固提高。
同時,要掌握歷史階段特征,注重歷史事件在長時段的歷史過程中發展和演變趨勢,形成規律性認知。借助一些案例嘗試從不同角度觀察、解讀、分析、評價歷史現象,全面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還要了解與所學知識相關的歷史學術概況,培養學以致用,理論聯系實際,以史鑒今。
【地理】
解析:能力考查各有側重
福建卷的命題指導思想與全國卷保持一致,但在能力要求、考試范圍、試卷結構等方面與全國卷稍有差異。在能力要求方面,相同的有: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不同之處,福建卷更加注重學生判斷、分析和概括、推理的能力;全國卷更加注重學生的歸納、演繹和綜合分析能力。
建議:重視構建地理認知結構
專家建議考生學會運用地理思想、地理方法觀察和認識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提高地理學習能力和地理核心素養。重視構建地理認知結構,學會從地理學學科本身的內在邏輯入手,以“人地關系”為主線,分析說明各地理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
同時,考生要學會判讀和分析各種地理圖表所承載的信息,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以不同空間尺度的區域地圖為載體,以熱點問題為切入口,多角度展開綜合分析評價,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記者 許含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