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庸置疑,取消“三本”,可以打破中國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瓶頸,有利于民辦高校吸納優秀生源,促進教育公平,利于高校間的平等競爭。
但是,長期以來,“三本”院校作為“末流院校”的代名詞,在考生、家長腦中已經根深蒂固;加上不少企事業單位,將“民辦院校”畢業生擋在招聘人員之外,無形中繼續將公辦、民辦院校分個三六九等。如果后續工作和配套措施跟不上,取消“三本”則是有名無實。
總之,取消“三本”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改變人們對民辦院校的認識,提高民辦高校的競爭力,引導高?;貧w辦學實力的競爭……這些改革措施,一樣也不能少,一樣不能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