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請您介紹一下《量表》是怎么研制出來的?
教育部考試中心作為《量表》建設的牽頭組織單位,在過去三年多的時間里,我們堅持“服務招考、服務教學、服務社會”的基本定位,積極穩妥推進《量表》的研制工作。為保證建設質量,著重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匯集國內外一流專家,保證建設的科學性。我們組建了來自國內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200多人的研究團隊,代表了國內應用語言學領域的最高水平。 “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建設” 作為體系建設的基礎性工作,2015年被列為教育部哲學社科重大攻關項目。我們按照重大科研項目的規范組織開展量表及考試研制工作,精心設計,嚴格論證,保證體系建設的科學嚴謹。
二是開展多群體實證研究,保證建設的實效性。建設之初,我們在全國近千所學校以及上百家用人單位中開展了需求調研,覆蓋了多學段,涉及多個行業,通過廣泛聽取意見,確保建設工作遵循問題導向和需求導向。為了使標準的研制工作貼合國情、教情,我們在28個省的1500多所大中小學開展實證研究,收集了16萬多名師生數據。我們還邀請高中課標研制組以及外語教學指導委員會的專家參與工作,確保了量表研制與教學改革的一致性。
三是推進全方位對外合作,保證體系建設的國際性。定期召開國際學術會,積極宣傳建設的成果。同時,與海外專業機構積極開展合作。2016年12月,陳寶生部長與英國教育大臣簽署《中英教育合作伙伴行動計劃》,明確了雙方開展雅思等英國英語考試與中國英語能力等級量表的對接研究。去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還與美國ETS簽署合作協議,啟動托福等美國考試與中國量表的對接研究。這些合作研究,將為我國的標準及考試得到國際認可奠定了良好基礎。
《量表》研制工作遵循了五項基本原則:
第一,堅持導向性。堅持“立德樹人”的目標引導,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學習者語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維品質和學習能力的發展。
第二,堅持科學性。以先進的語言學、心理學、教育學等相關理論為基礎,充分體現國際語言教育發展方向。采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將理論研究與實證研究結合,質性研究與量化研究結合,加強科學設計和驗證。
第三,堅持實效性。立足中國國情和現狀,從時代發展的新需求出發,充分考慮我國學習者的特點及需求,開展大規模實證研究,深入了解我國現有外語教育現狀。
第四,堅持銜接性。充分體現各學段教學大綱(課程標準)精神,參考相關考試大綱和教材,在各級各類英語教學一線教師及學生中開展廣泛調研,確保量表與各學段教學及考試要求相銜接,在語言關鍵能力上充分對接各學段教學要求。
第五,堅持可操作性。確保《量表》研制所采用的理論、方法和手段在當前條件下可以實現;制定出的《量表》便于教學和測評機構、學習者和其他用戶理解、接受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