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時報15日開始連載的《習近平在福建》采訪實錄,在我省廣大干部群眾中引發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新熱潮。大家表示,要懷著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感情,結合工作實際,把自己擺進去、把職責擺進去、把工作擺進去,進一步把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的創新理念和生動實踐貫徹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努力譜寫新時代新福建建設新篇章。
省委改革辦(財經辦)有關負責人表示,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17年半,親自領導和參與了福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了寶貴而豐厚的思想和精神財富,這是推動新時代新福建改革開放的最大優勢。當前,統籌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這場大考,形勢依然嚴峻,任務十分艱巨。困難挑戰越大,越要深化改革,以改革之力化危為機、變壓力為動力。要傳承弘揚好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的探索實踐和創新理念,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和實施“八項行動”,堅持用改革辦法破解發展難題、以制度優勢應對風險挑戰沖擊,不失時機地推動一批能促進經濟加快回升、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兜牢民生底線的重大改革舉措,更具前瞻性地實施一批具有全局性、基礎性、關鍵性重大改革任務,助力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發揮更大作用。
《習近平在福建》采訪實錄首篇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總結、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故事。省科技廳有關負責人說,全省科技系統將創新“訂單式”需求對接和“菜單式”服務供給模式,更加扎實有效地做好科技特派員工作,努力形成全社會關注、支持科技特派員的良好氛圍,促進我省科技特派員工作不斷深化、拓展、提升,繼續走在全國前列。同時,省科技廳將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新發展理念,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加快推進省創新實驗室建設,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體系,扶持高水平科技研發創新平臺建設,全面提升全省科技創新水平,為新時代新福建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鐘鳳林積極踐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圍繞福建設施蔬菜產業需求,創新育種技術,育成“紅艷601”“福粉1號”番茄、“圓帥”絲瓜等蔬菜新品種10多個,發明了櫻桃番茄的無土栽培方法等專利技術10件,培訓農民5000多人次,新品種新技術累計推廣350多萬畝,新增效益23.40億元,拓寬了農民的增收致富渠道。鐘鳳林表示,今后將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總抓手,以設施蔬菜產業發展為己任,研發新品種和新技術,促進福建蔬菜設施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推進福建特色蔬菜產業建設,為鄉村振興注入科技創新動能。
省文旅廳主要負責同志說,全省文旅系統干部職工將進一步傳承和貫徹好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的科學理念、寶貴經驗和優良作風,推動文化強省建設和全域生態旅游高質量發展。一是滿懷感情學,把對習近平總書記的深厚愛戴之情,進一步上升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二是領導帶頭學,充分發揮“關鍵少數”的引領作用,帶頭學習、帶頭輔導、帶頭調研、帶頭踐行,努力干在實處、走在前列;三是深入思考學,深切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科學謀劃的戰略眼光、敢為人先的改革思路、善作善成的超凡本領,在文旅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素質本領;四是聯系實際學,按照省委省政府、文旅部的工作部署,圍繞文化強省和全域生態旅游省建設的目標,勇擔當、善作為,踐行初心使命,努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雙勝利”。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推動的閩寧協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莆田涵江區和寧夏西吉縣結對幫扶17年來,兩地互相交流精準扶貧的‘金點子’,共同制定了不少扶貧脫困的好路子。”莆田涵江區副區長方國民說,當前,涵江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閩寧協作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很多發展新思路。比如,要緊抓產業發展這個重點,推動農業特色發展;要緊扣資源整合這個載體,推動農村協調發展;要把讓廣大農民有更多獲得感與幸福感作為發展目標等。要運用好這些寶貴經驗,推動全面小康和鄉村振興取得新成效。
“在閩工作期間,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打好‘僑牌’,這是具有前瞻性、戰略性的實踐探索。”石獅市僑辦主任施養宜說,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親對石獅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推動石獅民營經濟發展和慈善公益事業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作為僑務領域的工作者,將繼續扎實做好僑務工作,為海內外僑親做好服務,為石獅經濟社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廈門宏鵬發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丘彪倫說,習近平總書記親自關心、推動廈門的發展,讓經濟特區廈門成為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這些年來,廈門持續開放發展,不斷推出創新舉措,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通關貿易便利化,助力廈門外貿企業“走出去”。疫情防控期間,從中央到地方出臺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穩外貿的舉措,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這些舉措堅定了企業的發展信心。
“看了《習近平在福建》首篇中談到習近平總書記在對口協作方面的做法,作為老區蘇區清流縣的一名黨員干部,倍感振奮。清流與廈門集美‘山海聯姻’,雙方攜手共建,建立對口幫扶長效機制。7年來,集美區撥付1億元資金幫助清流縣進行產業、教育、醫療、脫貧等方面建設,清流也在農特產品、輸送勞動力等方面給予集美幫助,雙方互惠共贏。”清流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梁曉文說,下一步,雙方將更扎實地做好兩地共建產業園工作,進一步夯實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