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控到位嚴管理 危險駕駛難遁形
公共交通體現一座城市的宜居度和市民“幸福指數”。近期,泉州交發集團以正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查擺整改公共交通領域“行車安全隱患”“線路布設不夠合理”等熱點難點問題。
在泉州交發集團的立行立改之下,公共交通在安全管理、新線路開通、便民惠民等方面已經取得一定實效,為我市高品質公共服務再添籌碼。
泉州公交集團的純電動公交車都加裝了主動防御系統
公交車上安裝了駕駛員安全隔離門
安全管理“升級”實時監控駕駛員動態
有乘客發現,公交駕駛員在營運過程中,曾出現抽煙、打手機、視線遮擋等危險駕駛行為,存在安全隱患。如何更好地保障乘客和駕駛員的安全,成為泉州交發集團所屬公交集團要解決的重要問題。經過探索,該公司在全省首創布局公交車主動防御系統。
主動防御系統,能實時關注駕駛員的工作動態,主動監控和抓取他們疲勞駕駛、超速行車等各種危險駕駛行為。例如,一旦駕駛員手持手機放在耳邊超過4秒就會觸發預警,車載語音隨即播報“請勿使用手機”警告,同時這一信息會被上傳至后臺。負責此系統運營管理的公交集團安管人員將監督統計違規行為,并對違規次數較多的司機進行約談甚至下崗再培訓。
目前,公交集團已為924輛公交車加裝主動防御系統,為1510輛公交車安裝一鍵報警系統,為1294輛公交車安裝駕駛員安全隔離門,以保障乘客的生命財產安全。公交車安全管理“升級”后,今年以來公交營運里程比去年增加427萬公里,事故率下降17.12%,傷人數下降18.05%,經濟損失下降47.76%,實現零死亡事故。此外,公交集團還聯合交警部門選取50輛公交車設置車頭路面監控系統,對接省平臺督促社會車輛規范行車;聯合公安等部門開展一鍵報警、反恐、消防等系列安全演練活動,提升駕乘人員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及逃生能力。
開通、優化20條線路填補公交覆蓋盲區
當前,中心市區部分公交線路、線網布設不夠合理,從市區到周邊縣(市、區)的公交線路偏少。為進一步完善線網布局,填補公交覆蓋盲區,近期,公交集團優化調整23、701、705、707、711、32路等15條公交線路,開通702、K15、K208、K509路等4條跨縣區公交線路及泉州海峽體育中心至石獅服裝城公交定制快線。
新線路覆蓋了南安洪瀨鎮、康美鎮、惠安動車站、臺商投資區及沿線周邊行政村、工業區、高校、醫院、公園等公交盲區,進一步構建了立體公交網絡,既縮短運行時間,也為市民提供更多便捷。
K208路往來于泉州火車站和南安洪瀨車站。在泉州市區工作、家住南安康美鎮青山村的陳先生說:“以前去市區,需要家人騎車送到省道307線蘭田村路段,再搭往來的客運專線。K208開通后,到市區就方便多了,搭車到泉州火車站再轉車就行了。”閩南科技學院學生小王也感受到線路開通帶來的便利。“我家在福州,每次坐動車回家都挺麻煩的,沒有直達泉州火車站的公交,只能轉車。現在好了,車站和學校之間可以實現點對點直達了。”
據了解,公交集團還加密了22路、39路、60路、K207路等4條公交線路;縮短高峰期34路、K1路班次間隔,減少乘客候車時間。截至2019年9月,公交集團運行班次同比增加5.63%。
優化公共自行車管理對癥解決高峰期用車難題
市區公共自行車“小黃人”2016年6月投放以來,站點不斷延伸覆蓋,服務不斷優化,得到市民、游客的點贊。最近高峰期時段,部分商場、學校周邊的“小黃人”出現無車可取或無樁可停的情況。對此,泉州交發集團和泉州微笑自行車有限公司迅速拿出措施,包括指派兼職人員到重點區域和場站駐點,租賃機動調度車運載公共自行車及時補充車輛,盡快處理站點異常情況等。
據了解,泉州交發集團年初落實市政府惠民舉措,取消中心市區“小黃人”押金,實行免押金騎行,目前已清退21.6萬用戶的押金,同時開通泉城通掃碼租車,增加租車渠道,進一步便民惠民。
針對交通出行查擺問題,該集團還將進一步深化整改舉措,包括開通11路復線,恢復閩南語報站,在有條件的公交首末站和候車亭設置智能查詢機,11月底前公交車將實現微信刷碼支付,年底前完成“泉城通”APP市域全覆蓋等。(記者 吳麗嬌 通訊員 蔡文強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