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
現場走訪—— 讓年輕干部下沉到項目一線“打磨”
近日,記者來到豐澤區北峰霞美棚戶區改造龍興小區(二期)項目現場看到,一臺大型機械正在對一宗剛簽約的征收房屋進行拆除。這一幕,讓包括北峰街道黨工委書記黃澤鵬在內的年輕干部們備感欣慰:“這可是我們這段時間來日夜奮戰的成果。”
房屋征遷往往是項目建設的“老大難”問題,對于征遷人員來說,既要保證進度,又要考慮群眾的滿意度,還要特別把握好政策尺度。為破解影響該項目征遷中的熱點難點問題,豐澤區成立了項目征遷攻堅黨員突擊隊,充分發揮年輕黨員干部在重點項目建設推進中的突出作用。
針對“兩違”征遷戶這一重點和難點,黃澤鵬帶領黨員突擊隊和動遷人員挨家挨戶宣傳征遷政策。“我們認真傾聽被征遷對象的聲音,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盡力滿足他們的需求,對于‘兩違’征遷戶,制定方案供他們選擇。”在黨員突擊隊的耐心勸說下,有的被征遷對象被感動,說道:“城市建設是發展大局,我一定要支持。”
在這么一批一線年輕干部的推動下,自10月上旬啟動項目征遷工作以來,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拼出了征遷的新速度。截至目前,龍興小區(二期)項目征遷的企業部分已全部簽約,并完成騰空和拆除;民房部分,需征收房屋69宗,已完成簽約65宗,完成征遷任務近94%。
重點項目多、征遷任務緊、攻堅責任重……近年來,豐澤區結合實際,堅持把年輕干部力量配備到項目一線攻堅克難,鼓勵年輕干部在實踐鍛煉中比學趕超、創出實績,在“一線”打造年輕干部培養選拔的“練兵場”,先后選派了17名新提拔干部和28名后備干部到項目一線,并積極在項目一線開展“馬上就辦、一線推進、辦出實效”轉作風提效能活動以及拓展一線黨員“承諾、踐諾、評諾”,引導一線年輕干部作出具體承諾230余項,創造了10天完成華僑大學東區323宗房屋征收簽約、6天完成龍興小區一期安置房194戶4.8萬平方米選房任務的“豐澤速度”。
未來方向—— 注重基層實踐一線培養選拔年輕干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有關精神和要求,始終把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作為事關長遠的戰略舉措來抓,堅持注重基層、來自實踐,注重實績、群眾公認的導向,推動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要拓寬視野,注重在基層實踐一線發現干部。基層是培養鍛煉年輕干部的主戰場,也是發現優秀干部的主陣地。要堅持事業為上,突出政治標準,注重在基層實踐一線發現優秀年輕干部,注重選有基層領導工作經驗、善于同群眾打交道并能為群眾辦好事辦成事的年輕干部,激勵更多年輕干部朝下走。要不拘形式、不設框框、不限數量,堅持重年齡不唯年齡、重學歷不唯學歷,實現選賢任能不拘一格。
要加強了解,注重在基層實踐一線評價干部。堅持把功夫下在平時,堅持有原則近距離接觸干部,深入一線考察年輕干部協調處理復雜問題能力,延伸考察項目建設、民生實事等,檢驗工作實績。要全面實施量化考評辦法,突出“敢于擔當”“工作實績”的考核指標,注重評價主體關聯度和代表性,切實考準考實干部。要加強對年輕干部專業背景、工作經歷、主要業績、性格特征等的綜合分析,重視內在素養、一貫表現、必要履職經歷及崗位歷練,全面歷史辯證地看待評價干部。
要統籌使用,注重在基層實踐一線培養選拔干部。積極探索干部統籌配備機制,搭建統籌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企業優秀干部人才的比選平臺,暢通渠道,實現好中選優。建立年輕干部交流任職平臺,對有培養潛力但缺乏基層鍛煉特別是基層領導經歷的優秀年輕干部,有計劃地安排到基層掛職鍛煉。積極推動市縣鄉干部雙向交流任職,促進干部資源上下經常性流動。堅持把年輕干部選拔配備寓于干部日常管理、經常性工作之中,做到早發現、早培養、早使用,“長流水、不斷線”。
□記者 吳宗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