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3月26-27日,于大雪導演創排的當代舞劇《匆匆那年》在首都師范大學進行了首輪演出。這是一部關于“追求舞蹈夢想”的舞劇,表現了普通人在生活中堅強不屈的性格。據悉該劇2018年還將先后在北京市進行10場演出。
3月27日,舞劇《匆匆那年》首輪演出圓滿落幕,演出現場座無虛席,演出前九十分鐘便開始陸續有觀眾在劇場門口等候入場。整場舞劇演出持續80分鐘,演出過程中觀眾掌聲與淚水不斷。演出十分順利,整個團隊展現出了超高水平的藝術水準。
該舞劇由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中國舞蹈家協會主辦,首都師范大學、北京市海淀區于大雪舞蹈教育工作室承辦并共同出演。當今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生活越來越富足,導演稱這部作品將帶著我們回到那個改革開放之初的中國,更顯示出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舞劇《匆匆那年》中的主人公出身于工人家庭,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走進學校附近的舞蹈班,被舞蹈的優雅深深打動并決定學習舞蹈,但主人公的舞蹈夢受到家人的阻攔,甚至影響了家庭的和睦。在主人公不懈的努力和他人的幫助下,最終主人公說服了父母接受她繼續學習舞蹈,并且完成了自己舞蹈夢想。
《匆匆那年》是一部關于“追求舞蹈夢想”的舞劇,將普通人在艱辛生活中追求幸福、重拾信心的過程中把堅強、熱情、不屈的性格表現出來。整個故事沒有一味地表現完美無缺的的高大形象,而是把更多的筆墨放在了一個追求舞蹈理想的草根女孩身上,放置到微小的社會人物及所處的社會背景之下,讓觀眾的心情隨著主人公的命運而變化起伏。
導演表示,希望作品能對青少年觀眾形成榜樣的作用,并對青少年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有所啟示。作品中的主人公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付出的辛苦感動了所有人,連曾經并不支持她的父親也被他的不懈努力徹底征服。導演用這部講述追夢故事的作品很好地詮釋了“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的夢想”這一深刻內涵,呈現了平凡的個體在為實現個人價值的道路上付出的艱苦努力。
《匆匆那年》這部作品預計還將于2018年在北京市進行10場演出。該劇從2016年12月構思創作至2018年3月基本成型,歷時一年有余。于大雪老師對該劇創新性的編排和細心雕琢一定會使得《匆匆那年》以最完美的姿態呈現在觀眾面前,帶大家一同重溫那段80年代的崢嶸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