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佳慧
彭佳慧
搜狐娛樂訊 (文/流水紀)我記得,去年六月,在空氣中隱隱彌漫著的夏至炙熱氣味中,第27屆臺灣金曲獎頒獎典禮熱鬧上演,當舞臺上備受關注的“最佳國語女歌手”獎項被彭佳慧奪得時,我和許多坐等阿密特VS蔡健雅來個大廝殺的吃瓜群眾瞬間張大嘴巴,各家粉絲們立刻在微博上展開激烈辯論,媒體隨后發布的通稿上幾乎清一色寫著“爆冷奪下金曲歌后”……而彭佳慧,落淚了,說:我等了二十年。
是的,在她看來,這是繼19年前憑借首張專輯《說真心話》拿下第八屆臺灣金曲獎最佳新人之后,遲到了太久的又一個重要肯定。只是,我總覺得,彭佳慧早就不需要再靠所謂獎項來證明自己了,唯一的問題可能是在于,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對這個唱了二十年歌的女人,總是有點“薄待”。
生于87年的我,真正認識彭佳慧,是2001年。彼時芒果臺當家花旦舒高,在《娛樂無極限》上面對一個名字似乎并不如雷貫耳的臺灣女子,變得抑制不住地激動,說:“我一直是你的歌迷!”手拿新專輯《情歌手》的彭佳慧,感動又害羞地笑著回應:“謝謝,謝謝!”后來我就聽了那張專輯,以最普羅大眾角度而言,沒有任何不“好聽”的歌。《路人》是一聽就喜歡的,“又何必去恨 擦肩的路人 誰在夜里泣不成聲 我早已鎖緊我的靈魂 ”,后來覺得比較撒狗血的句子,彭佳慧唱出來就有令人信服的踏實,她表達的不是雞飛狗跳哀哀欲絕的庸俗,亦非無所謂也無所畏的高冷,感覺“平實而深刻”,憂愁也帶著暖意。
從此我記住了彭佳慧,不是粉,只是在許多不經意又難忘的時刻邂逅她的作品,比如從MP3到智能手機,在播放列表里一直存放的《喜歡兩個人》《甘愿》,還有大學時在電臺工作,帶我的老師帶著興奮表情推薦在節目里播放的《月兒彎》……彭佳慧唱得好,這毋庸置疑,大多數人對《走在紅毯那一天》《相見恨晚》耳熟能詳,很多人可能如我般有幾首關于她的私人珍藏曲目,但有多少人,知道她1998年就以詞曲作者身份寫出《想你想瘋了》,驚艷《聽到你一聲再會》的狂野,感嘆《風流女生》的俏皮,以及深深銘記這個有許多種豐富可能性值得去回顧、期待、發現的彭佳慧?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我是歌手》,讓數年沒發片的彭佳慧在短短數月獲得更多人喜愛,擁有更多機會,也在今年《歌手》節目中繼續驚艷有心人的目光與耳朵——即便兩期節目即告“淘汰”,我卻愈發折服于這個從容,大氣,又一絲不茍的女歌手。《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是她對偶像致敬,一如多年前翻唱的《聽說愛情回來過》,和林憶蓮版本開出各自光彩兩生花。從第一句隱忍又極具爆發的吟唱開始,亮出“平實而深刻”招牌功力,配器再豪華,編曲再復雜,彭佳慧演唱時充滿溫度的力量才是動人關鍵,高亢吶喊時絕不多炫耀一步,低吟淺唱中卻有綿綿情絲斬不斷;《想你想瘋了》繼續發揮哀而不傷的堅韌質感,在刻意放大舞臺戲劇化效果的編曲中,她的副歌演繹每一遍都有精準情緒變化,追求的不是一次性、一針見血的刺激,是經得起反復回味的,“過癮”。
是的,聽彭佳慧唱歌,從來就是過癮的,一種“保值”的過癮,也是一種可以在不知不覺中代入情緒,在歌聲里感同身受、彼此對照的魅力,這樣的魅力二十年來潤物細無聲,就像彭佳慧這個人,關于音樂的野心和突破都在作品本身,教科書般精準的天賦與技巧都藏在千回百轉、剛柔并濟的實力里。而眼前看到的她,《歌手》舞臺上的她,感謝林志炫讓自己最后一個出場,說“希望在突圍賽讓大家聽見更好的彭佳慧,我會繼續努力”,仿佛還是多年如一日的“感動又害羞”,熱忱而溫暖。她對洪濤和節目團隊充滿感恩,2016年金曲獎封后時還心心念念表示“感謝湖南衛視的洪濤,讓更多人知道我的歌聲”,2017年再度以“逆戰歌手”身份回歸,彭佳慧其實無需有任何負擔,而我,只愿她收獲更多關注。
這個頂著“鐵肺唱將”、“金曲歌后”頭銜,卻始終在低調前行的女歌手,無論你是從生命哪個階段聽見了她,都不妨跟隨她一起走下爭奇斗艷的《歌手》舞臺,從1996年《說真心話》專輯開始,走進“情歌手”彭佳慧的音樂世界。你會發現,她的每首歌都像一篇故事,聆聽和演唱的人是你我她,是講述者,親歷者,旁觀者,是真實生活開出的堅強花朵,不必奪目燦爛,經過了多少風吹雨打,也堅持不后悔地綻放自我,就已經很美,很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