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廈門‘最萌寶寶’活動開始了!超高獎金,超多獎項等你來……”林女士看了這條微信,為家里的“萌娃”報名參賽,并發動親友投票。
不過,接下來的種種遭遇卻讓她覺得被坑了,“活動進入第二輪就開始隨意改賽制,之前我們辛苦投的票全部清零,我懷疑他們有內定人選。”近日,林女士向本報微信公眾號反映情況,記者進行了調查。
A、反映 家長賣力拉票 票數一夜被清零
林女士說,“評選廈門最萌寶寶”的活動是“廈門吃喝玩樂游” 微信公眾賬號舉辦的。7月3日,按要求,她發了兒子的照片,并將比賽投票頁面分享到朋友圈。為幫兒子拉票,林女士還特地發送到各個微信群,讓親友幫忙投票。由于她賣力拉票,兒子的排名很快上升。
進入第二輪比賽后,林女士突然發現兒子的票數被清零了,“總共3800多張,一夜之間全沒了。”林女士十分氣憤,詢問其他家長,得知大家的票數都被清零了。這時,她才在主辦方的活動頁面看到通知,上面說因發現小部分惡意刷票行為,為保證大賽的公平公正比賽特作此調整。林女士說,主辦方在大賽開始時并未通知第二輪票數會清零,“賽制臨時改變,很多親友不愿再投第二次票,我之前的努力都白費了。”
除了票數突然被清零,林女士還懷疑主辦方有“內定”,反映情況后,對方只稱會查,卻沒有任何結果,現在她懷疑自己被玩了,“后來有人告訴我,肯定是有內定冠軍的,之前清零也是怕他的票數被我們超過。”
B、回應 后臺可監測刷票 改賽制是為公平
記者點進活動頁面看到,比賽的獎品頗為豐厚,第一名的寶寶除了擁有“廈門最萌寶寶”的稱號,還會獲得現金3988元的獎勵,以及一輛價值1098元的電動車和一部價值688元的玩具模型飛機。在主辦方的活動說明里提及,若發現存在刷票行為則取消參賽資格。本次活動不設評委,由公眾號粉絲投票選出最終名次。
那么,主辦方是如何判斷參與者存在刷票現象,并因此臨時改賽制,將票數統一清零呢?昨日,記者輾轉聯系到該公眾號的負責人葉先生。他告訴記者,他們的后臺系統可以監測到刷票情況,“如果是同一個IP地址短時間內投30票以下,我們默認為是親友都在家使用WIFI,平均一人兩部手機,這樣的狀況是可以想象的;如果超過30票,就認定為刷票行為。”
對于賽制的更改,葉先生解釋,實際參賽人數超出活動預期,于是臨時做出票數清零的決定。林女士質疑這樣的做法有失公平,葉先生說,臨時改變賽制恰恰是為了公平,“在第一輪投票結束時發現,有部分選手惡意刷票破壞了比賽的公平性,所以在第二輪開始將所有選手票數清零。”
林女士提出的“冠軍內定”的說法是否屬實?葉先生說,不存在“內定冠軍”一說,“我們的系統后臺有客服專門監控投票狀況。進入第二輪之后,第一名一直在不停浮動,不是一直是同一個人。”不過,他也坦言,后臺負責監督的客服實際上只有一人,“我們的活動初衷是為了與公眾賬號粉絲進行互動,所以活動經費預算有限,只能有一位專門客服監督、一位客服輔助、一位技術人員配合。”這也就意味著,這場投票活動始終并沒有第三方的監督。
C、現象 人工刷票泛濫 一元幫投一票
記者在網上找到幾名從事網絡刷票的人員,表示想要為親戚的孩子刷票。其中一人告訴記者,現在網上各個活動都有找他們刷票的,他們會根據比賽類型不同來收費。像這種“最萌寶寶”評選,刷票價格在每票1元左右,買的票量大了還有優惠。“現在的投票活動刷票行為很普遍,我們手下有大量的網絡槍手可以進行人工刷票,主辦方很難查出來。”他說。
【律師說法】
網絡比賽應有監管
福建金海灣律師事務所的鄭志寧律師表示,在活動中主辦方如果沒有按照原來公布的規則,臨時改變賽制,就涉嫌違反《民法通則》里的誠實信用原則。雖然目前對于這類網絡平臺的比賽活動,法律還沒有系統的規定,但是如果對市民造成損失,市民同樣可以維護自己的權益。
“市民發現舉辦方有不誠信的行為時,應及時曝光,受到損失時及時維權。同時也要調整好參賽心態,在參與這類比賽活動時選擇可信度誠信度高一些的平臺。”鄭律師建議。
【記者手記】
微信營銷勿損誠信
從早先盛行的微信“集贊”到如今各類拼投票的網絡比賽,形式變了,本質卻沒有太大差別,實際上都是商家的一種另類營銷手段。從此前本報曾對微信“集贊”現象的報道來看,商家對吸引消費者眼球的活動趨之若鶩,卻忽略了背后的風險。不完善的游戲規則,再碰上失控的局面, 消費者覺得被商家忽悠了,商家也只能賠錢收拾爛攤子。
林女士的遭遇,并非偶然現象。參賽市民白白投入精力和感情,實在鬧心;商家看上去吸引了眼球,實際上卻損害了自己的誠信。對于市民來說,要參加這類投票比賽應選擇較有權威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平臺。商家也要有風險意識,引入第三方監督進行公證,消除公眾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