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4月16日訊 聽說小區要建“老人院”?廈門碧湖嘉園小區許多業主有些坐不住了。有業主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反映他們的擔憂:這是否會影響生活和環境衛生。
昨天,海都記者從廈門湖里區禾山街道辦了解到,其實,小區要建的是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是公益性服務,只收取低償費用,建成后,優先讓小區的老人使用。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建軍說,或許是前期宣傳不夠才造成誤解,會跟業主溝通,爭取取得理解。
4月7日上午,碧湖嘉園小區6號樓的葉女士發現,樓下在裝修,經詢問得知,是禾山街道辦準備在小區籌建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怎么沒咨詢我們業主就開工了?”她把這個消息,發在小區的QQ群里,許多業主都坐不住了,這是養老院和托老所嗎?葉女士說,在她看來,這意味著現有的活動空間和健身器材將分享給大量老人,而煮飯的油煙也將給小區帶來環境問題。
前天上午,海都記者來到枋湖東二里的碧湖嘉園小區了解情況,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在小區6號樓一層,大門緊閉,透過窗戶可以看到,里面堆放著裝修物料。
海都記者從碧湖嘉園所處的禾山街道辦事處了解到,該中心旨在服務60周歲以上,因子女上班、白天無人陪護照料的老年人。中心不設置食堂,午餐采用配送方式。同時,中心以本小區老年人為試點服務對象,建成后,優先讓小區的老人使用,一天最多30名老人,如果當天有空缺,才允許街道的其他老人入住。據統計,碧湖嘉園小區總共有1000多戶,老人有400多名。
廈門市湖里區禾山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建軍告訴海都記者,小區業主反對的事情,他們已經有了解,目前正在跟業主溝通。李建軍說,可能由于事先宣傳較少,導致一些業主誤理解成要建“老人院”。
“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提供公益性服務,只收取低償費用”,李建軍說,該中心僅硬件設施就需投資200萬左右,是從上海等地方學習后,才決定在碧湖嘉園做試點,投用后,會參考上海一名老人一天30元的價格。
李建軍表示,在小區建老年人日間照護中心會尊重業主意愿,今后,他們將通過宣傳,讓小區業主全面了解中心的用途,爭取取得小區業主的理解。(海都記者 陳志堅 羅文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