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滄是大陸成立最早、面積最大的臺商投資區,也是我國東南沿海的天然深水良港。當自貿區時代來臨,海滄在兩岸交流合作上,又給人留下了怎樣的想象空間?近日,導報記者獨家連線臺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祖籍就在海滄石塘的他,十分欣喜海滄能有這么一個利好消息傳出,他也高度肯定自貿區對海滄的影響,“人民的幸福指數將會大大地提高”!
作為:以海滄為起點連接兩岸
去年底,中央把福建列入第二批自貿區試點。廈門自貿園區在福建三大園區(福州、廈門、平潭)中面積最大,其中位于海滄的東南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區面積占了廈門園區的一半以上。作為島外唯一的自貿區組成部分,海滄區很快將進入自貿區時代。
在謝明輝看來,海滄設自貿區的優勢就在于“港口”二字,倘若建成國際化的深水港,吞吐量大增,海滄便可以助力廈門成為能和上海、深圳、香港相媲美的港口。雖然泉州、漳州并沒有被納入自貿區范疇,但泉州、漳州、金門都在廈門的“一小時生活圈”內,以海滄建國際化深水港打頭,可以突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以“一帶一路”作為指導目標,可以連接臺灣,同時向國際化的方向開枝散葉。
如今,海滄區的建設日新月異,作為廈門自貿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臺灣同胞看來也是實至名歸。“海滄的腹地夠大,城市縱深建設規范,配套都是最
先進的。”謝明輝說,以海滄港來對接臺灣的高雄港、基隆港、臺中港等港口,可以直通兩岸,“距離更近、速度更快”。
利好:貿易多就業好房產增值
從1月1日起實施樓宇經濟招商優惠政策,不到70天的時間,共有435家企業落戶海滄,平均日增6家。雖然還未正式掛牌,但自貿區的名號已經讓海滄嘗到了甜頭。而未來海滄還將迎來一系列的利好消息:新港區建設提速,投資環境提升,企業投資融資將更方便……
在謝明輝看來,能讓海滄人民得到更多實惠是最重要的,他預計未來海滄市民的房產會有所增值,理由是隨著自貿區的建設,前來海滄安家落戶的企業會越來越多,海滄會陸續建更多的商場、外資超市、銀行、金融中心等,會拉動人群往自貿區附近遷移,人多了,房產便會增值。
如果政策落實后,大量的資金會注入海滄,貿易額增加了,就業機會增加了,基礎配套設施完善了,人民的財富也會增加。謝明輝說,“這么多因素加在一起,毋庸置疑,人民的幸福指數會大大地提高”。
作為臺商投資區,海滄在進入自貿區時代后,還有哪些產業是更容易跟臺灣對接的呢?謝明輝認為,金融業、物流業、高科技、生物科技等,都可以做進一步的交流合作,并且大有可為。(記者 林靖東 楊思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