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還沒正式掛牌,但眾多看好自貿區商機的企業已經等不及了!目前,“一口受理、一表申報、一照三號”網上審批平臺在廈門自貿片區正式啟用已有1個月時間。這1個月里,共有59戶新設企業在廈門自貿片區誕生,平均每天兩戶。
企業爭相進駐的背后,是不斷推出的自貿區“福利”。導報記者昨日獲悉,廈門海關和廈門檢驗檢疫局等部門已就自貿區內境內外維修業務出臺新政策。同時,福建省也針對自貿區的建設用地出臺了優惠政策,以保障自貿區的建設。
搶占先機1月新設59戶企業
2月15日,“一口受理、一表申報、一照三號”網上審批平臺在廈門自貿片區正式啟用,從而為企業快速進入自貿區打開了一路“綠燈”。
據介紹,想在廈門自貿片區設立企業的市民,可以輕松點擊鼠標,在福建自貿區廈門片區門戶網站在線直接申請,并在4個工作日內實現工商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和稅務登記證的“三證合一、一照三號”核發。
從該系統上線截至目前的1個月時間內,共有59戶新設立企業在廈門自貿片區誕生,平均每天就有2戶。
從這些入駐企業的行業劃分來看,有39戶是批發零售業,占新設立企業的66%以上,其中包括不少進出口貿易商家;其次為租賃商務服務業,有8戶,占13%;信息軟件和科研等類型的企業有7戶,占11.8%。
海滄地稅進一步簡政放權
企業爭相進駐的背后,是相關部門推出的越來越多的“福利”。
以海滄地稅為例,其圍繞放開市場準入和投資貿易便利化,對自貿區企業的各個涉稅事項再梳理、再簡化,進一步簡政放權,如對稅務登記試行“一口受理、一表申報、并聯審批、一證三碼”等,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此外,海滄地稅將組建專家小組,積極兌現試驗區內交通運輸業、物流企業等的稅收優惠。同時,海滄地稅并計劃為自貿區內企業開通辦稅服務的專用窗口和“綠色通道”,積極探索審批流程、辦稅服務的再提速、再優化。(記者 香卉輝 駱余民/文 常海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