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我市59人通過人工智能人才專業職稱評審,其中20人獲評工程師,39人獲評助理工程師。我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超過200億元,協同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從業技術人員超過2萬人。
記者昨日從思明區人社局獲悉,我市首批人工智能人才專業職稱評審結果近日出爐。59名人工智能專業人才通過評審,其中20人獲評工程師,39人獲評助理工程師。在這59人當中,有一位在廈創業的臺灣人才。
廈門市正在建設人工智能標桿城市,全市人工智能產業規模已超過200億元,協同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2000億元,從業技術人員超過2萬人。在省市兩級人社和工信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思明區人社局在全省創新開展人工智能專業職稱評審改革試點工作,并委托廈門人工智能安全研究院組織實施,提高了人工智能行業人才的認可度。
據悉,職稱評審工作邀請相關行業專家學者組成人工智能專業評委專家庫,按照申報資格審核、業績材料審查及面試答辯等程序對符合條件的申報人進行評定。最終,59人取得人工智能專業相應等級的任職資格。
我市開展人工智能專業評審改革試點,擴大了臺籍高層次人才評審專業范圍,吸引了符合條件的臺籍評審對象參評,為臺灣青年人才在大陸就業創業提供幫助。臺灣輔仁大學應用科學與工程博士陳泓諭此次通過評審,獲得工程師職稱。2020年,陳泓諭來廈創業,他創立的朗和湘(廈門)科技有限公司主要從事半導體封裝、芯片設計相關業務。“國家十分重視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我對我們公司在大陸的長遠發展充滿信心。” 陳泓諭說,他將帶動更多公司的臺灣人才積極參與專業職稱評審。
(廈門日報記者 林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