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廈門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廈門輕工集團有限公司與同安區政府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合作設立全市首只由國有企業主導發起的、以硬科技投資為主題的產業母基金——廈門國升輕工新興與未來產業母基金,總規模達50億元,助力我市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國有資本布局新興與未來產業。
此次簽約的兩家企業,均是市屬國企。其中,國有資本公司擁有豐富的股權投資、基金管理、資本運作經驗以及資源;輕工集團擁有廈門科學城產業園(先進制造園)、輕工視訊產業園、三圈新能源產業園等園區及輕工業與先進制造產業資源,具備較強的產業承載能力。兩家市屬國企合作設立新興與未來產業母基金,以“資本”和“產業”雙引擎,加快投資新興與未來產業,打造市屬國企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新范本。
簽約雙方介紹,新興與未來產業母基金將圍繞廈門市“4+4+6”現代化產業體系所確定的“四個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六個未來產業”開展市場化的股權投資布局。基金將按照國家加大自主科技創新力度的要求,聚焦關鍵領域關鍵環節,大力支持專精特新企業。基金在投資過程中,將貫徹“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投資理念,以“擁有較大影響力的股東”身份,持續陪伴優秀科技企業成長。
“初創科技企業由于風險高、周期長、面臨較大不確定性,往往難以獲得資金支持,創投投資就顯得尤為重要。”國有資本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興與未來產業母基金將不斷挖掘和培育創新生力軍,激發創新“源動力”。
業內人士分析,該母基金將發揮“四兩撥千斤”作用:有效撬動社會資本,圍繞科技創新產業形成200億元至300億元的基金群,以股權投資等直接融資方式,當好科技創新護航“天使”,為中小型科技企業提供“陽光雨露”,幫助其成長為“參天大樹”。
此次設立新興與未來產業母基金,是市國資委推動國有企業更大力度布局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具體措施,也是市國資委發揮國有資本公司功能,通過跨企業合作搭建專業化平臺,支持科技創新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的重要舉措。基金將打通資本、產業、科技資源的循環渠道,實現資本運作、產業培育、現代園區的有效融合,打造一批前瞻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孵化器”,構建具有國企特色的科技產業投資生態圈。(記者 徐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