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正式公布,我市共獲得包括福建省自然科學獎、福建省技術發明獎及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在內的60項優秀科技成果,占全省獲獎總數近1/3,其中由我市主持完成的獲獎項目40項,作為參與單位完成的獲獎項目20項。
在60項獲獎項目中,華僑大學吳季懷教授的“染料敏化二氧化鈦納米晶太陽能電池的應用基礎研究”、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研究員蔡鋒的“復雜動力條件下砂質海灘修復理論與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廈門大學周大旺教授的“器官尺寸大小調控機理與靶向干預”和尤延鋮教授的“基于乘波原理的飛行器前體/進氣道/發動機一體化設計方法及應用”等10項成果榮獲一等獎;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的“環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的形成和傳播擴散機理”等24項成果榮獲二等獎;廈門銳傳科技有限公司“智能變頻脈沖電源”等26項成果榮獲三等獎。企業主持或參與完成的共33項,超過獲獎總數的1/2。
2019年度福建省科學技術獎共授予福建省科學技術項目獎192項。其中,福建省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8項;福建省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三等獎2項;福建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25項,二等獎57項,三等獎94項。(廈門日報記者 吳君寧 通訊員 唐燕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