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市農貿市場改造提升工作再上新臺階——夏商美仁宮農貿市場、夏商湖里農貿市場等一批2.0版標準化農貿市場完成提升改造建設,開始經營迎客。夏商杏西農貿市場、鎮海農貿市場、大學路農貿市場、江頭農貿市場、集美農貿市場等多個大型農貿市場基本改造完工,等待驗收投用。
新增智能化服務設施
來到夏商湖里農貿市場,一個集超市化管理模式和商場化購物環境于一體的2.0版農貿市場躍然眼前。寬敞明亮的市場里,攤位整齊劃一,按功能劃分水果、蔬菜、水產等不同區域,品種豐富,擺放有序;腳底的花崗巖地板干凈整潔,頭頂的綠色節能吊頂上,射燈有序排開;每個攤點前,都張貼著付款二維碼,市民買菜通過手機掃碼即可支付……改造后的市場在攤位設施、智能設備、通風照明、排水排污、市場管理、信息化建設等方面都得到明顯提升。
在夏商美仁宮農貿市場,人們印象中市井的嘈雜、昏暗的燈光、難聞的味道,被文明的服務、明亮的射燈、整潔的地面、清新的空氣所取代,各種智能化、數字化服務設施隨處可見。攤位分區明朗,整齊劃一,有水果區、蔬菜區、水產區等不同區域。事實上,這一系列便民的“小細節”,正是我市提升改造農貿市場深化文明城市創建的縮影。
上百條抽象的標準要求如今成為可感可知的消費場景,更真實、更立體、更具質感地展現在百姓面前。正如附近居民所言,如今文明有序的農貿市場,已成為百姓生活中的一道風景線。而商戶們也主動按照規范和功能分區進行生產銷售,微笑服務,誠信經營,爭當文明服務踐行者。
安全檢測結果一目了然
“抽檢時間11月13日,被檢攤位35,檢測食材葉仔魚,檢測項目甲醛,國家標準禁止檢出,檢測結果未檢出……”在夏商松柏農產品市場,墻上彩色顯示屏正滾動公示著每個個體經營者資料以及當日食品安全檢驗檢測結果。經營者信用等級、索證索票情況、食品檢測情況等信息一目了然。
廈門市市場開發建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丁輝說,農貿市場地面采用防水防滑地磚,下水管道建在通道上,實行封閉設置,通道中間稍凸起,解決地面潮濕和防滑問題。
多年來,我市始終將農貿市場作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及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的重中之重,從日常治理、市場改造、標桿打造、智能升級等多個維度,統籌推進農貿市場的優化與進化。同時,多措并舉打造文明、有序、優質的標桿農貿市場。農貿市場從外觀到體驗進一步提質升級,讓百姓“菜籃子”拎得更舒心,守護廈門民生幸福,擦亮城市文明底色。(廈門日報記者 沈彥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