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園三期的就業環境、相關配套,對人才有非常大的吸引力。”軟件園三期企業思凱文化的人力專員趙桂紅如是感慨。在園區日前舉行的春季專場招聘會上,僅一個上午時間,趙桂紅就收到了一大摞簡歷。當天,有150家園區企業到場攬才,提供崗位一千多個,吸引3000多名求職者應聘,招聘會規模歷屆最高。
招聘會的高人氣,從側面反映出園區產業生態日趨形成,而產業的跨島發展,亦帶動了人才的跨島流動。于2011年破土動工的軟件園三期,是在建設運營軟件園一期、二期相關經驗基礎上,按照“高起點、高標準、高層次、高水平”要求,全新打造的軟件園升級版。目前,軟件園三期已交付160萬平方米研發樓及公寓樓,餐飲、銀行、酒店、健身等商業配套一應俱全,努力為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發展空間、政策配套、要素保障。截至1月底,軟件園三期累計注冊企業1876家,入駐企業1059家,入駐企業員工數2.33萬人。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凰來。軟件園三期著眼產業結構優化和城市長遠發展,布局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產業,實施精準招商,推動產業集群化、高端化。入駐企業中,既有云知聲、匯醫慧影這樣的細分領域獨角獸企業,也包括網宿科技、宇信科技等上市公司。15家人工智能技術研發企業、64家技術集成企業的入駐,更為園區培育源頭創新能力、搶占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制高點夯實了基礎。軟件園三期的不斷壯大,是廈門軟件園高質量發展的縮影,也為我市大力實施“雙千億”工程、加快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提供了載體和支撐。記者了解到,軟件園接下來將推動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加快軟件園三期建設與入駐,通過打造研發創新平臺、產業協作平臺等,構建高水平產業生態。(廈門日報記者林露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