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獨特的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實力雄厚的海洋船舶與高端裝備、能“上天入海”的海洋探測儀器……昨日,2018廈門國際海洋周的重要配套活動——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以下簡稱“廈門海洽會”)在廈門國際會展中心A8館拉開序幕,來自全國各地的100余家涉海企事業單位和團體集中展示最新、最先進的海洋科技成果,吸引了涉海企業、項目單位的嘉賓、代表、市民等數千人參會,來自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政府部門、國際組織官員、代表到會觀展,展會規模創歷屆之最。展會將持續到11月4日。
本屆廈門海洽會由廈門南方海洋研究中心、中國海洋學會、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共同主辦,首次移師廈門國際會展中心,展覽和會談的規模得到擴大升級,展區面積超過了4000平方米,設置展位140個,設有海洋生物醫藥與制品、海洋船舶與高端裝備、海洋高技術服務、涉海高校科研機構等四個專業展區,一批極具發展潛力的海洋創新型項目在海洽會上集體亮相,采用實物樣品為主,圖片、影像、模型、現場演示、互動相結合的形式,集中展示各類海洋科技成果,向境內外客商充分展示我國尤其是南方區域的海洋科技創新實力。
廈門海洽會主辦方還設計了一系列配套活動,包括海洋產業創新聯盟成立大會、海洋高新成果發布對接會、名家訪談、涉海企業產品推介會、海洋創業項目路演等。
值得一提的是,廈門海洽會期間還舉行了海洋經濟項目簽約儀式,簽約項目包括:2018年第一批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9個,項目總投資9972.41萬元;2018年第二批廈門市海洋與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7個(含增資擴產項目3項),項目計劃總投資為15080萬元。(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