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旁種了很多盆架子
▲人行道上落滿了盆架子的花絮
漫步筼筜湖,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情。不過,不少市民反映,他們在筼筜湖散步時聞到一股怪味,而味道的源頭是路邊的一種行道樹。
這種味道,有的人厭惡,也有人喜歡。這是咋回事?
反映
湖邊彌漫著一股怪味 市民說聞多了倒胃口
市民陳先生住在蓮岳路與湖濱北路路口的水岸筼筜小區。晚上,他都會到筼筜湖畔散步,涼風習習,甚是愜意。
不過,最近兩個星期,陳先生到筼筜湖散步時,總是能聞到一股怪味。“白天還好,晚上路過筼筜湖時,那種怪味很濃,隔很遠都能聞得到。湖邊彌漫著這股味道,聞多了,感覺有些倒胃口。”陳先生說,他了解到,這種味道出自蓮岳路路邊的一排行道樹——盆架子,正值花期,開花時發出味道。
周邊不少居民也紛紛致電導報熱線968801反映,稱聞到了這股怪味。
調查
有人聞著頭暈,有人很喜歡
昨日上午10點半,導報記者來到蓮岳路,路邊確實種植了很多盆架子。
尤其是蓮岳路口站(往嘉禾路方向),從濱北到檳榔路沿路便有20多棵盆架子,七八米高,樹形優美,樹干筆直。正值秋季,樹葉還郁郁蔥蔥,冒出并不大的花朵,開得很密集,乍一看有點像小型的包菜,中間包裹著一層小小的“包菜心”。輕風拂過,花絮紛紛從樹上脫落,落滿了人行道,宛如飄著小雪。
在蓮岳路、育秀路、海滄濱湖路地稅路口附近的路邊,導報記者也發現了這種盆架子,以蓮岳路兩側居多。
在湖濱北路與蓮岳路口,正綻放花兒的樹下,導報記者站了一會,隨風聞到一股味道,時而清淡,時而濃郁。
住在附近的吳先生說,他對花朵比較敏感,這種味聞久了,他會感覺很臭,不大舒服,略微有點頭暈。
路過筼筜湖邊的謝女士則說,秋季還有盛開的花朵,看起來生機勃發,“這味道能接受,還好”。市民莊先生說,雖然他也覺得盆架子開花氣味難聞,但不至于那么厭惡。市民吳女士倒是很喜歡這種氣味,“挺好聞的”。
看來,盆架子開花時散發出的氣味,有人愛有人恨。
此外,海滄地稅附近的盆架子也在開花,但因為栽種的數量少,味道并不濃郁。
分析
花的氣味較濃 但對人體無害
思明區市政園林局的值班人員說,盆架子是廈門一種常見的綠化樹,早已進入盛花期,氣味濃烈;每年5月至11月,只要氣象條件好,盆架子都會開花。在廈門,盆架子一般在秋季開花,花期約20天,目前也快過了。
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盆架子開的花氣味較濃,是因其中所含的氧化芳樟醇濃度較高所致,但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相關人員表示,盆架子的花香是無害的,市民不必擔心,且其在廈已種植多年,無害這點早已得到證明。至于氣味的問題,市民看法不一,有人喜歡,也有人厭惡。
回應
近幾年很少采用盆架子作行道樹
據了解,盆架子是最早期從外引進的樹種之一,屬于“元老級”行道樹。其樹干筆直挺拔,樹冠端正,有一定的抗風和耐污染能力,是優良的行道樹種。盆架子在島內的蓮岳路、呂厝路、鳳嶼路等路段均有種植,適用于人行道、分車帶、交通綠島及邊側綠地等。“開花、結果、播種,是植物的正常生理過程,市民應理性對待,尊重自然規律。”廈門市綠化管理中心工作人員說,每一種植物都有兩面性,雖然有人嫌棄它的氣味,但盆架子作為行道樹還是不錯的,“不能因為一個缺點,就對它全盤否定”。
該工作人員還說,盆架子開花時的味道一直備受爭議,近幾年,在道路植物的選擇上,綠化部門已經很少采用盆架子了。
此外,《廈門市道路綠化常用植物指引》中還特別提及:盆架子滿樹花朵所散發氣味較濃,避免在居民區附近種植。(海峽導報記者 黃敏江/文 陳巧思/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