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才來廈門半天不到就被拘留了。”在被送往拘留所的路上,被執行人阿才感慨。
昨日,集美法院發布一起特殊的執行案件。該案系集美法院和集美公安分局共建“天眼”查控機制后,首次成功擒獲“老賴”。
阿才是泉州人,2014年在集美區工作時,曾向朋友小偉借款2萬元,之后遲遲不還。2年后,小偉將阿才告上法院,要求阿才償還借款本息。法院審理后,一審判決阿才立即償還本息,但阿才未履行。小偉多次討要,阿才依然躲避。小偉忍無可忍之下,今年1月向集美區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執行立案后,執行法官多次通過網絡執行查控系統查詢被執行人阿才名下的銀行存款、不動產權屬情況、車輛權屬情況、有價證券持有情況,但均一無所獲。申請執行人也無法提供阿才的財產線索及具體下落。
原來,借完錢后的阿才為了逃避還款,躲回了老家,訴訟及執行過程中一直下落不明。
今年6月,集美法院與集美公安分局就協助查詢被執行人及車輛下落信息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同建立“天眼”查控機制,針對長期下落不明、逃避執行的被執行人進行強化落地布控與精準軌跡刻畫,以及對下落不明的被執行人車輛進行查控。
今年7月9日,集美法院將“老賴”名單送到集美公安分局。集美公安分局接到名單后,立即啟動“天眼”偵查。
7月28日上午10時,案件承辦人劉法官接到集美公安分局通知,“老賴”阿才出現在思明區某健康會所。集美法院當即對拘留行動進行部署。1小時后,阿才在會所內用餐時被擒獲。
“沒想到會被抓。”見到執法干警時,阿才很驚訝,并表示無力償還債務。最終,集美法院決定對其處以司法拘留15日的處罰。(記者 宗琴 通訊員 集法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