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廈大“理工男”回鄉研發機器人
翔安創業者楊林酷愛鉆研,研制工業智能機器人獲專利。
一臺筆記本、一張午休床,簡潔的辦公桌上沒什么精致的擺設,這便是廈門翔電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創辦者楊林的辦公室。廈門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畢業的楊林,穿著打扮就像他的辦公室一樣簡單隨性。楊林是個典型的理工男,但正是這股“理工男”氣質,讓他身上少了老板的“土豪氣”,多了謙和、穩重。
欠債百萬 回鄉東山再起
楊林是翔安新店前浯社區人,2000年畢業后進入一家上市公司從事設備技術改造。勤學好問、喜歡鉆研的他,后來又進了自動化研究所。“在那待了四五年,我從一個普通設計師做到副所長,覺得是時候出來自己創業了。”不喜歡安逸而單調的生活,楊林決定自己創業。
帶著一股創業激情,楊林在島內創業園注冊了第一家公司。第一次創業,產品和市場把控上都沒問題,卻因一筆幾百萬元的貨款未收回,公司終因資金鏈斷裂而關閉。
辛苦積累的客戶群,讓楊林不想放棄。“我欠了一屁股債,沒路可退,只能東山再起。”2011年,聽聞翔安火炬高新區在廠房租賃上有惠民政策,他覺得這是個回鄉創業的絕佳機會。
愛動腦筋 產品獲得專利
于是,在2011年,楊林創辦了廈門翔電自動化科技有限公司。各種機械元件、復雜的邏輯圖,在他看來都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作為名副其實的“理工男”,他幾乎把大部分業余時間都用在探究、實驗和研制工業機器人設備上。
“每了解一項設備的原理及工作情況,都在鼓勵我不懈努力、攀登高峰。”楊林說,正是有了這股肯鉆研的勁兒,讓他能成功研發出各類工業智能機器人。去年7月,他的“異型自動貼片機器人”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據了解,為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翔安地稅還將為創業者提供形式多樣的稅法宣傳及咨詢服務。
“工業生產環境較差,常伴有火星、粉塵和噪音。工業機器人可替代部分人力,不僅能提高效率,其精準度和穩定性也更好,如裝配機器人、噴涂機器人、打磨機器人等。”如今,楊林公司推出的工業機器人種類越來越多,同時得到了客戶認可,訂單量也越來越穩定,公司發展正一步步上軌道。(晨報記者 陳曉青 通訊員 蔡江沈 羅延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