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昨天開始,寄快遞要百分之百實名,也就是必須出示身份證了。在廈門,情況又是如何呢?
昨日,導報記者調查發現,廈門各快遞公司基本已執行這一新規。不過,一些快遞員為了留住客戶,實在沒帶身份證或者熟悉的客戶,也會“睜只眼閉只眼”。
記者調查
基本都要身份證但有時沒有也能寄
昨天,《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基礎數據規范》國家標準正式施行,該規定推動落實100%先驗視后封箱、100%寄遞實名制、100%X光機安檢等制度保障,從而從源頭上杜絕一些問題和風險。
真的要全實名了,廈門情況如何呢?
在金橋路郵政局,一份已經打包好的快件,被攔了下來。“身份證帶了嗎?沒帶不能寄,箱子也要打開查驗。”聽到服務人員的要求,寄件的大叔有點不耐煩,無奈打開后,一瓶跌打藥酒被告知不能郵寄。“去年年底我們就開始實行實名制了,現在來郵局寄東西的客戶,基本都能理解。”服務人員說。
在岳陽小區的順豐快遞網點,同城寄送包裹也被要求打開查驗和出示身份證明。一位阿姨想給老家的表嫂寄點海貨,因為沒帶身份證最終改成了上門收件。
相比之下,蔡小姐就“幸運”得多。“今天忘帶身份證,但那個快遞員經常來公司,和大家都認識,也就沒那么較真了。”蔡小姐說,來公司送件、收件的快遞員很多,一些快遞員為了搶客戶,就算沒帶身份證也會“睜只眼閉只眼”。
客戶說法
理解實名制初衷就怕信息會泄露
雖然普遍表示理解實名制的安全初衷,但不少寄件人還是擔心實行實名制后自己的信息安全。
對此,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此前曾表示,比對核實客戶信息,并非是要將消費者身份信息記錄在快遞面單上,或以其他方式記錄消費者身份信息,對此消費者不用太過擔心。“現在信息泄露的情況太普遍了,雖然實名制只是核實而不是要登記身份證信息,但名字、電話、地址都是真實的,還是有安全隱患。”習慣網購又常常退貨的小白直言,以前寄件只要寫自己的網名,地址有時候都不用寫全,但現在要實名核查,名字和電話至少都是真實的,總覺得不安全。
廈門律師王小姐也認為,公民個人信息與其人身、財產權利密不可分,法律法規也不斷完善對公民個人信息的保護,但不可否認物流寄遞實名制確實存在信息泄露隱患,而且一旦發生糾紛,舉證、訴訟都存在困難。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