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廈門申請成為合法夫妻的有25288對,平均每天有約70對新人登記結婚;去年,廈門共為近20萬人次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8300余萬元;截至去年底,廈門共擁有養老床位近萬張。昨日,2016年全市民政工作會議召開,會上透露了以上數據。
發放低保金8362萬元
去年,廈門加大社會救助政策的力度,全年共為全市105550戶次、194473人次低保對象發放低保金8362.4萬元;醫療救助106048人次,支出醫療救助資金3895.15萬元;臨時救助9319戶次,支出臨時救助資金1931.2萬元。推進特困家庭危房改造,為294戶特困群眾發放危房改造補助金1250.1萬元。
在婚姻收養方面,全年辦理國內婚姻登記結婚25288對、離婚6594對、補領婚姻登記證3444對;辦理涉外婚姻登記311對/件;辦理收養登記78件。
去年,廈門還加大社工人才培育和社工機構扶持力度,全市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持證人員新增694名,總人數達2763人,同比增長33%,約占全省的42%;民辦社工機構新增22家,總數達46家,同比增長91%。先后有8個市直部門、19個街鎮共投入2500余萬購買社會工作服務。
為養老投入2722萬元
老有所養,是每個市民所愿。去年,市財政共投入2722余萬元支持養老事業發展,6個區共投入2500余萬元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重視養老護理員隊伍建設,先后組織100余人次進行業務培訓,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和水平。截至去年底,全市擁有各類養老床位9759張,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數達到32.7張。此外,廈門在全省率先開通運行養老服務信息化平臺暨12349養老服務專用號,老人的許多需求都可以通過撥打這一號碼實現。
對于2016年的工作,養老服務業的發展仍是重點工作之一。將開展“農村幸福院”和“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試點工作,完成30個“農村幸福院”和6個“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項目。
同時,將試點社區助老員做法,采取政府購買方式,每年為每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配2名助老員,助老員由市民養老服務中心統一培訓、管理、績效考評。(記者 蔡櫻柳 通訊員 張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