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海峽導報報道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廈門在這一領域的腳步也在快馬加鞭。
導報記者從市科技局獲悉,日前,《廈門市加快科技創新具體行動計劃(2015-2016)》(簡稱《計劃》)已經出臺。《計劃》明確,明年廈門要打造22個創業創新基地。
此外,每年設立總額最高2500萬元的“科創紅包”,用于鼓勵企業科技創新。
▲廈門火炬高新區翔安產業園(資料圖)
每年2500萬“紅包”等企業來搶
導報記者注意到,這個《計劃》干貨很多,最突出的一個字是——“新”。《計劃》中提到,要做強做大高新技術產業,以高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
廈門市每年將從市財政專項資金中統籌安排不低于700萬元,用于扶持相關企業及服務機構推進制造業信息化及工業產品智能化相關工作。2015年爭取新增高新技術企業90家,2016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0家。《計劃》明確,廈門每年新建10個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市財政按每個平臺不超過年度實際運營成本的40%予以獎勵,單個平臺最高獎勵500萬元。對經認定的國家、省級、市級中小公共服務示范平臺一次性分別給予獎勵80萬元、50萬元、30萬元。
除了在平臺建設方面給予獎勵之外,企業科技創新還有機會搶“紅包”。廈門每年設立總額最高2500萬元的“科創紅包”,鼓勵小微企業自主申領,抵扣購買研發設計及輔助服務、檢驗檢測認證、知識產權代理、知識產權維權援助、科技評估咨詢、創新產品推廣等費用。
投6.4億打造39個創業創新基地
除了資金上的獎勵外,《計劃》中還明確,廈門將打造一批創新創業基地,并且在每個區都至少打造一個特色創業創新聚集區。
其中,今明兩年將新建創新創業基地39個,投入財政資金6.4億元。2015年完成17個,70萬平米;2016年完成22個,90萬平米。認定市級創新創業基地(眾創空間)30家以上。
特色創業創新聚集區共有七個,島內的思明、湖里以文創、電子商務為主。分別是打造思明文創企業和創客空間聚集區,重點建設龍山文創園、曾厝垵文創村、鷺江老城、創客空間發展中心等;打造湖里移動互聯和電子商務企業聚集區,將老舊廠房變身為創業創新基地,重點建設兩岸貿易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云創智谷、工業設計創業中心、龍頭山文化科技融合產業園等。
島外的集美、海滄、同安、翔安則根據自身產業優勢,建立對應的聚集區。打造集美軟件和大學生創業聚集區,重點建設軟件園三期、創業大廈、電商谷、百度創新創業中心、一品威客眾創空間等;打造海滄生物醫藥和臺商聚集區,重點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園、兩岸青年創業創新創客基地、海滄電子商務產業園、融信眾創中心等;打造同安現代服務業創業基地和農民創業聚集區,重點建設虎頭山農民創業基地、蓮花山農民創業孵化基地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廈金號”盾構機刀盤順利下井2025-04-27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