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厝垵的熊如意厚吐司、馬克客棧;沙坡尾的微風樂集、菠蘿娃兒與青蛙姥姥;龍山文創園的漢宮姜母鴨;廈禾路的八里對岸……掃一掃,廈門的正宗“臺灣味”就可輕松瀏覽。經過近一年的收集,一張囊括了50家臺胞商家的電子地圖——思明區“臺味地圖”昨日在溪頭下亮相。
“臺味地圖”是思明區臺胞驛站于去年5月20日啟動的,旨在讓更多人遇見、邂逅在思明區的不同“臺灣味”。目前共有50家臺胞商家匯聚其中。
蔡婕妤來廈門五年多了,對廈門老城情有獨鐘的她在沙坡尾開了一家花藝店,“有了這張‘臺味地圖’,就可吸引更多國內外的游客,更好地了解臺灣的美食、人文,讓他們在廈門的旅游更有趣。”
這張“臺味地圖”中的“人氣王”是位于中華城的喫茶小鋪。其運營總監侯姿汶說,雖然在廈門開業才短短3個多月,但已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這次加入“臺味地圖”,就像得到了官方“認證”,這也是對臺胞的產品和服務的認可。
這張電子地圖的信息還將繼續增加、完善。思明區臺辦表示,今年6月將推出囊括廈禾路、中山路、曾厝垵、鷺江道、蓮坂等多個商圈的新版“臺味地圖”。(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白利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