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評】
把廈門人民的溫馨熱情帶給賓客
企業工裝制服承載著遠超一般服飾的功能,它傳遞的意涵是企業文化的具象表征,是一家企業團隊形象的展示和服務意識的張揚。廈門有著良好的企業文化基礎,這次港務控股集團旗下郵輪、輪渡等窗口單位員工換裝,顯示這家港航企業品牌品質提升已經進入新的階段,顯然他們愿意融入廈門日益濃厚的國際海港風景城市的氛圍,在發展理念和服務品質上更加接軌“國際范”。
云蒸霞蔚的鳳凰木帶給廈門這座濱海城市別樣的風情,它的紅火、燦然、專注、深情,像極了廈門人的品性特點,港務控股集團選擇這樣的“物語”,不能說純屬偶然,這是企業文化特質和管理屬性決定的,是不斷追求向上向好的團隊做派,在審美情趣上的疊加放大,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企業精神的一次綻放。無疑,它與集團的任何一項重大決策出臺一樣,必將給企業的轉型升級和員工愛崗敬業帶來強大的推動力,產生能量集聚效應。
——廈門日報社總編輯、高級記者 江曙曜
匹配廈門的國際化和鼓浪嶼獨具韻味的美,廈門港務控股集團一線服務人員集體換上新裝。“港姐”們身著廈門市樹鳳凰花開的橘色,配上精致妝容,展現廈門人民的親和、熱情,靚麗優雅的連衣裙超越以往常規刻板制服,整體修身、端莊,把女生個個襯托得美如鳳凰花,婀娜多姿,自信爛漫,成為廈門輪渡碼頭一道道靚麗風景;男生的領帶藍橘相間,與女生的鳳凰花顏色十分協調,衣服以海洋的藍色為主,傳達著港務集團因海洋而生的企業文化。
藍色是海洋的寬廣,橘色是廈門鳳凰花的熱情、溫馨,娉婷移步間,利落干練,這次新裝整體溫馨、優雅、和諧,全新形象,展現了廈門與國際并進的時尚港口特色,同時,也傳達著廈港集團,以人為本、靈動廈門的全新企業形象。
——廈門廣播電視集團首席主持人高倩文
服飾也是一種溝通語言。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服裝是視覺情緒的載體。更準確地說,它是人與人溝通的另一種語言。溫暖、冷艷、高貴、清新抑或內斂,一襲華衣,不言語,聲已遠。我們欣喜地看到,港務集團這次美麗換裝,不僅讓我們感受到撲面而來的熱情,而且也體現了一個城市附生品牌主動傳遞的善意。
女裝的鳳凰花色,男裝的深海藍,既有鮮明的行業屬性,同時剪裁得體、款式利落的職業裝,也襯托出獨屬于港務集團的品牌個性,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積累,這些港務服務品牌的代言人們由內而外散發的活力和氣質,一定會讓更多的人體驗到企業規范、人性、優質的服務,也讓廈門這座國際化港口城市吹起一縷溫暖的時尚之風。從這個角度看,窗口單位的統一服飾,本身也就是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溝通語言。
——廈門理工學院數字創意與傳播學院院長、廈門國際時尚聯合會專業委員會主任、教授 郭肖華
服飾源于生活和自然,本次制服以廈門市樹鳳凰木和海洋為設計靈感,鳳凰花的橘紅色與海洋的藍色為主色調,具有濃郁的廈門特色,能讓游客們從制服中感受到廈門的熱情與好客。制服風格與上一代不同的是,采用了修身連衣裙款式,讓身形看起來更加挺拔利落,利用服裝的剪裁凸顯出了女性的優雅氣質。面料比以往更加透氣舒適,給工作人員帶來更大的便利,實用性提高。廈門優佳麗有限公司用心吸取廈門當地的特色元素,將鳳凰花和海洋巧妙的結合一起,款式剪裁升級后更加實用,更緊貼時尚潮流。服飾與自然生活環境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廈門港務集團這次新登場的制服巧妙地融入了這一原則,給人帶來親切又耳目一新的感覺。
——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服裝與服飾設計系主任、福建省服裝設計師協會副會長劉葆發
經歷過9月中旬強臺風“莫蘭蒂”洗禮的廈門人,都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給鼓浪嶼造成的損傷,除了深深為之心疼,皆自告奮勇投身于鼓浪嶼的災后救援工作。而廈鼓輪渡為每次進出鼓浪嶼的必經之地,廈門港務控股集團的員工除了要保障市民的民生出行、救援人員的交通往返,還得抽身致力于廈鼓輪渡的硬件設施修復及景區的災后重建,他們的大愛,廈門人和往來廈鼓的海內外游客們都看在眼里。
此次,隨著旅游客運航線的全面恢復,廈門港務集團換上了新制服:耀眼的鳳凰花色,搭配著女士的淡妝和親切的微笑,典雅大方;明快的海藍色,襯托出男士的干練和帥氣,青春風采盡現。清新的服務形象和嶄新的精神面貌,令人眼前一亮,不禁為港務集團全體員工們點贊:人人都是旅游環境,處處都是旅游形象!不愧“鼓浪情,輪渡行”!
——廈門市旅游協會旅行社分會會長、福建春輝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馬志強
誠摯祝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新制服正式亮相!祝賀廈門港務控股集團與廈門航空文化傳媒創意合作再度升級!
這次港務集團精心挑選有著豐富的服務行業設計制作經驗的服裝企業,在充分滿足港務窗口單位實用性的基礎上,大膽選用廈門地域特點濃郁的鳳凰花和海洋藍色調元素,巧妙展示了港務集團員工熱情親切的服務面貌,一定會讓往來鼓浪嶼的賓客享受到獨特的服務體驗,讓港務集團的新制服成為鷺江靚麗的風景線。
未來,相信廈航與廈港將攜手共進,進一步深入合作,共同提升服務水準,打造出廈門服務行業經典的姊妹名片。
——廈門航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呂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