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2005年就開始接觸戶外運動,到現在已經11年了。”接受采訪時,初陽剛剛帶隊走過珠峰東坡——嘎瑪溝,這條世界經典徒步路線。
接受過中國登山協會戶外指導員訓練的初陽首先向記者強調,現在網絡上的報道,對“驢友”一詞存在嚴重誤解。“驢友,應經歷過至少兩周的專業培訓,才能對突發事件有合理的處置方法。”對此,他提到在廣州任安兒事件中,任安兒一個人去勘探地形本就是錯誤的決定。“一般來說,戶外行走的隊伍至少需要5人,任何時候都不應該單獨行動。”
有12年戶外運動經驗的漢馬說:“網上報道的驢友遇難事件太過片面、夸大。圈內人都知道,每次出行都存在著各種不可預估的風險。但任安兒的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漢馬表示,團隊協作很重要,“男生不能將女生單獨留下,尤其是在大家體力都已不支、受傷的情況下,絕不能分開行動。”
而對于現在炒得火熱的“窮游”,兩名資深驢友都紛紛搖頭。初陽說:“這完全是一種錯誤導向,在城市里你這么做還可以,到了戶外,窮游就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初陽告訴記者,就拿他這次行走珠峰東坡嘎瑪溝來說,同行人身上的裝備均價都在萬元左右。
初陽還提到,現在大眾都混淆了“戶外旅行”和“自助旅行”的概念。前者比后者需要的專業性更強,難度也更大。不少旅行社打著“戶外旅行”的牌子,實際上卻是“自助旅行”。他認為,國家應該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可放任其自由發展。只有國家和地方相關法律法規不斷完善,俱樂部申請認證做到規范有序,戶外探險愛好者的專業培訓健全,戶外運動才能走上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