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戲劇導演索梅爾接受本網記者采訪
專家論道
專家背景:索梅爾了解并著迷于中國文化。MC93劇院坐落在法國巴黎,作為藝術總監,索梅爾在當地具有藝術影響力。他曾邀請京劇赴巴黎演出數十場,推動中國文化在法國的傳播交流。
一秒鐘看戲
——對話法國巴黎MC93劇院藝術總監、戲劇導演索梅爾
主持人:聽說你們這次是為明年中國戲劇歐洲巡演而來的,計劃邀請什么劇種?
索梅爾:我決定邀請梨園戲到歐洲演出,因為這是非常出色的劇種。成功靠的是天分和勤勞付出。作為研究戲劇的人,看一秒鐘的戲,就能感受到梨園戲演員和整個劇團背后艱辛的付出。
主持人:以您的判斷,您覺得歐洲人能接受說著閩南方言、扮相古老的戲劇嗎?
索梅爾:偉大的演員總會被人接受,總會成功的。梅蘭芳當年去歐洲演出,也獲得了巨大的成功。我認為當地人不一定看得懂這些戲劇和歷史,而能讀懂這位演員,和他們帶來的表演,不一定了解的是劇情本身。
我對梅蘭芳的戲劇表演很了解(索梅爾曾在中國留學,并推動京劇入法國表演)。同時我現在作為梨園戲的粉絲,我認為我有權利這樣評價。
主持人:請評價一下您印象中的泉州地方戲劇。
索梅爾:我們在泉州看過高甲戲、木偶戲,看過不同演出方式的梨園戲。還在福州看過京劇表演、閩劇表演,以及漳州的木偶表演,希望將來有機會再來看莆仙戲。
我覺得泉州這座城市值得驕傲的地方,就是戲劇的豐富多彩。這么多不同的劇種,不少是獨一無二的。
同門英雄
打城戲:又名法事戲、和尚戲、道士戲,是泉州民間由宋元以來僧、道普度超亡法事儀式衍變、發展起來的,具有明顯宗教特征的地方戲曲劇種。因為普度儀式最后一天的科儀中,有“打地下城”和“打天堂城”的科法和武術、雜技表演為標志,而稱為“打城戲”。它是唯一一種與宗教結合的戲劇門類,于2008年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咸水腔薌劇:源于漳州歌仔戲,主要分布于泉港區山腰街道、前黃鎮。咸水腔薌劇念白是山腰腔,舞臺演出的音樂所用曲牌和漳州薌劇相同,還采用少量的北管和莆仙戲音樂。它與漳州薌劇、莆仙戲、高甲戲、臺灣歌仔戲及泉州北管等存在淵源關系,對研究閩南文化圈地方吸取藝術的傳承和流布具有重要的價值。
泉州妝閣:妝閣是南音演唱的曲藝化。“閣”的建制為閣夫8人,護閣2人,唱員3人,分為小生、苦旦、花旦、老生扮相。從延長曲目的內容分,可以分為“雨傘閣”、“科扇閣”、“琵琶閣”、“八仙閣”等。比如“雨傘閣”在閣上裝飾一把雨傘,這就是演唱有關“陳三五娘”故事的南曲,雨傘則是“益春(五娘丫鬟)留傘”的道具。(本網記者 陳麗娟 吳月芳 謝明飛 謝向明 田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