傀儡戲《盧俊義》(王景賢 供圖)
梨園戲《御碑亭》(張婧婧 供圖)
南音《鳳求凰》(陳智勇 攝)
昨晚,第六屆福建藝術節閉幕式在福州舉行,泉州南音和提線木偶戲等優秀節目獻演閉幕式文藝演出。我市在本屆藝術節大放異彩,泉州市文廣新局榮獲優秀組織獎;梨園戲《御碑亭》和大型傀儡戲《盧俊義》榮獲第26屆福建省戲劇會演一等獎;泉州南音《鳳求凰》榮獲福建省第三屆音樂舞蹈雜技曲藝類優秀?。ü潱┠空寡菀坏泉劇?/p>
本屆藝術節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主辦,是我省規模最大、規格最高的綜合性文化藝術創作演出展示活動,每三年一屆。本屆藝術節匯集了全省戲劇、音樂、舞蹈、雜技、曲藝、美術、書法、攝影等多個門類藝術精品力作,從上個月23日拉開序幕。
《鳳求凰》創新中國傳統音樂的歌劇
由泉州師院創排、泉州師院音樂與舞蹈學院和泉州南音樂團共同演出的泉州南音《鳳求凰》,在福建省第三屆音樂舞蹈雜技曲藝類優秀?。ü潱┠空寡葜谐蔀閷<液陀^眾關注的焦點,不僅從全省18臺節目中脫穎而出榮獲一等獎,還勇奪5個一等獎第一名,被評委們譽為:“開創了中國傳統音樂的歌劇。”
《鳳求凰》借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在內容的取舍上留下耐人尋味的空間,并提出新的命題,這是泉州南音首個有完整劇情的創新力作,由第八屆中國曲藝牡丹獎獲得者、泉州南音青年演員莊麗芬領銜出演,為千年雅樂探索新路。
《鳳求凰》總策劃和藝術總監、泉州師范學院副院長王珊說,創排這個劇目最初的想法,是探索傳統音樂在當代文化藝術背景下如何更好地發展,整個劇目創排過程中始終圍繞兩個方向:一是打造符合當代人的審美需求的精品,二是創作具有國際視野的當代南音作品。“《鳳求凰》是我國首個中國古典室內歌劇,開創了中國傳統音樂新的呈現形式。”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福建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吳少雄說,這個劇目從內容到形式都是古典的,表演十分到位,樂器的配置十分準確,開拓了南音藝術新的想象空間和享受體驗。
泉州市文廣新局副局長陳惠平說,本屆藝術節參加會演的劇目多,其中戲劇作品39臺,音樂舞蹈雜技曲藝類作品18臺,競爭十分激烈。泉州共選送了9臺作品參加會演,取得成績排在各地市之首。此次泉州劇目的主要特點:根植于傳統,在傳統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參加會演劇目以泉州自己的主創團隊創排為主;回歸戲劇的本體,和其他地市大制作相比,是以較小的投放取得了較大的藝術和社會效益。
“戲窩子”魅力大展
作為“戲窩子”的泉州,在第26屆福建省戲劇會演中,梨園戲《御碑亭》和大型傀儡戲《盧俊義》榮獲一等獎,較好地展示了我市戲劇文化的魅力。
由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創排和演出的新編梨園戲《御碑亭》在本屆戲劇會演中表現出色,《御碑亭》導演、主演為福建省唯一的中國戲劇“二度梅”獲得者、福建省梨園戲傳承中心主任曾靜萍,編劇則為“80后”青年編劇張婧婧,很好地體現了梨園戲的傳承與創新。此前,該劇還參加泉州市第三十二屆戲劇會演開幕式演出和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戲劇沙龍“戲曲·呼吸” 首屆上海小劇場戲曲節閉幕式演出,深受新老戲迷的喜愛。
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創排和演出的大型傀儡戲《盧俊義》,是繼《欽差大臣》和《趙氏孤兒》后大型提線木偶戲又一次突破。該劇由泉州市木偶劇團團長王景賢擔任編劇,是根據泉州清代傀儡戲傳統戲劇《搶盧俊義》整理改編的,該劇在保留劇種的風格和藝術特點基礎上進行創新,《盧俊義》劇本今年初已在《劇本月刊》發表,引起木偶界廣泛反響,此前已榮獲文化部“中華優秀傳統藝術傳承發展計劃·‘三個一批’戲曲劇本創作扶持資助項目”。
福建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馬建華說,《盧俊義》把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藝術創新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在藝術創新的同時,注重古老劇種的藝術特點保護,特別是提線木偶表演和音樂呈現備受矚目。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什么是浮粿?閩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圖2014-07-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