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10多年的生意場磨練,讓他從一個木訥小伙,變成喜歡聊天、交朋友的人。在他遇見一位執行導演,遞上資料后,對方說沒有適合的角色,他還是軟磨硬泡,加了對方的微信。
之后發現,那位導演竟是漳州老鄉,幾次聊天下來,對方看他挺努力,就讓他出演手頭一部電視劇,飾演一個老師的角色,出境1分33秒,8句臺詞。
演出前,他早就看好劇本,背熟臺詞,用手機把自己對著空氣的表演錄了下來,揣摩念臺詞的節奏和表演是否自然。試戲的時候他表現不好,可是很奇怪,當機器、鏡頭、燈光打開,對準了他的臉,反而輕松起來,一次就過。
幾天之隔,天壤之別。失意的生意人跨界拍戲,找到了門道和樂趣。此前,他只是“路人甲”,沒有臺詞沒有要求,如今他成了群特,對身高外形有一定要求,開始飾演士兵、太監、將軍、保鏢、大臣之類的角色。
那一次演出,他和劇組的工作人員都混得很熟。劇組正好缺一個現場副導演,他就去幫忙,負責每個演員來演出和現場各方面事項。經常會接觸不少演員,他說不少香港演員,沒拍戲的時候也在現場等候,很敬業,李晨、劉濤、包貝爾這些演員都很平易近人。
今年5月,他接到一部古裝劇《王的男妃》,說的是女兒國的故事,他扮演皇帝身邊的宦官。拿到劇本他嚇了一跳驚,演的竟然是男二號,有三分之一的戲份。短短半年,就從群演變成主角,朋友都說他在橫店簡直像開了外掛。
林青曉自己知道,在萬千群演中,要讓人家看到你,得多么拼命地蹦堊,才能讓人看見。今年過年他還在演戲,和吳秀波同場演一場戲時,他大夏天的穿著好幾斤盔甲和披風,流得滿身汗。這一次,他迎接這份挑戰,一有空,就拿著劇本揣摩人物,對著鏡子練表情。
他把閩南人喜歡泡茶話仙的愛好,也帶去了橫店。等戲的時候,他和群演交朋友,和劇組工作人員聊天,時不時到導演編劇前混個臉熟。對群演來說,一句引薦的話,就可能帶來工作機會。
“要自己尋找機會,有了機會,就要抓住機會。”他說。
接下來,他打算繼續拍戲,爭取能拍出好的代表做。這幾天回到泉州,他還希望能有機會拍一部有本土特色的作品,如果有對影視有興趣的人,他很希望能一起交流一番。
林青曉的妻子和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