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在采訪永寧鎮文史愛好者鄭天應老先生時了解到,在永寧有句歇后語叫“引嬸曬蝦皮——各人主各人意。”意思是說,各人自有主張,他人無需過問,而這句歇后語來自一個有趣的傳說。
“這個傳說在鄉里流傳,一直傳到今天。”鄭天應老先生說,從前在永寧衛城溪源鋪,有位叫引嬸的阿婆,一次她到后山石盤上曬白蝦,突然一匹銀白色的駿馬跑來石盤邊啃青草,漸漸地那馬接近了白蝦堆,連白蝦也不客氣地吃了。引嬸見了很生氣,順手撿了塊石頭扔過去,想把白馬嚇跑。沒想到白馬后腳一蹬,叮當聲響起,馬蹄下竟掉了塊白花花的銀子來,而后那白馬一溜煙地跑了。引嬸撿起意外之財,心中好不歡喜,自此以后,總盼能再碰見那神馬,就天天來到后山石盤曬白蝦。
“有一天,天上烏云密布,還下著毛毛雨,引嬸照常來石盤上曬白蝦,鄰居見了大惑不解,紛紛問道:‘下雨天,你還曬什么蝦皮啊。’引嬸不便明說,隨口回答:‘各人主各人意’。”鄭天應表示,這近似守株待兔的故事,便流傳下來,不僅有趣也體現出永寧的多元文化魅力。
(記者占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什么是浮粿?閩南美食浮果要如何制作?(圖2014-07-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