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眾多福州因素的《原鄉》最近的收視率如火如荼,近日收視攀升至同時段第一位,但卻在福建本地水土不服,因為片中人物的“小名”問題,還遭到大批閩南人的吐槽。
片中張國立喊他老婆名字叫“網市”,這在閩南人看來,簡直就是侮辱了閩南方言中的精髓。因為“網市”是閩南語的諧音,“網”是“蠻”的意思,“市”是“飼”的意思,連起來就是“蠻養”,以前在閩南鄉下有很多人重男輕女,都是這樣給女孩取小名的,所以吐槽者覺得這個名字一定要用閩南語念出來才是閩南文化的精髓,而原劇中張國立用普通話念“網市”則讓很多人丈八和尚摸不著頭腦。片中“山豬哥”這個稱謂也沒有表現出閩南俚語的“精髓”。在閩南話里,山豬哥的意思就是山豬公,用以配種的公山豬,特指為某男子極為好色的意思,片中用普通話發音再次成為閩南人吐槽的焦點。其實,“小名”的確代表著當地最淳樸的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里,姓名是標示人的家庭背景、出身和個性因素的重要標志,所以無論取名擇字都需要經過隆重的儀式,相互之間不能隨便稱呼姓名,于是有了“小名”。而在社會下層平民階層,由于沒有權利也沒有能力進行隆重的取名擇字儀式,所以他們的“小名”往往也就是成年后的“大名”。俗話說,賤命好養活,記得《紅樓夢》里王熙鳳就央求劉姥姥給自己的小孩取個“小名”,因為劉姥姥是莊稼人,取的是貧苦名,才能壓得住大富大貴的出身。歷史上得知最早最有名的小名就是鄭莊公,因為他母親在生他的時候難產,于是他的小名就叫“寤生”。晉成公出生的時候屁股很黑,所以他的小名就叫“黑臀”。漢武帝的生母為了保護他的性命,所以給他取的小名是“豬崽子”的意思。司馬相如的小名以后成了一個專用小名—“犬子”。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小名叫“阿瞞”,劉禪的小名叫“阿斗”,隋煬帝楊廣的小名“阿嬤”,唐玄宗李隆基有了很文雅的小名—“三郎”,趙匡胤的小名是“香孩兒”,朱元璋因為是八月初八出生,所以叫“重八”。也有朋友說,閩南人吐槽“小名”實在是太“作”。其實不然,眼看著清明就要到了,福州的各位名媛大款不管平時穿得多高端大氣上檔次,多有國際范,那時又都要回縣城回村里,走泥路跨陰溝踩水塘,當他們從kelly、John、Lucye、Amy變成翠花、二妞、招弟、桂花的時候,也許才能理解小名的重要性,才能理解閩南人對《原鄉》的吐槽。(作者 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