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提及了“如雙胞胎般”的石塔——泉州東西塔,有很多再現《西游記》故事的浮雕,第四層浮雕人物,有一只猴子,“似為孫悟空的前生”,因取經有功而成佛。右側是“東海火龍太子”,“馬鞍上搭著蓮花,意味著因變馬而協助取經有功,轉生到了極樂凈土。”
記者了解到,西塔第四層浮雕除了猴行者、東海火龍太子,還有觀音、唐僧,匯聚了多位西游記主要人物。特別之處是,西塔上的觀音是男相而非女相,猴行者持的是大刀而非金箍棒,取經龍馬是紅色而非白色。
《大唐三藏取經詩話》成書于南宋末期,但西塔猴行者的浮雕又比之早了數十載,服裝亦較《詩話》中的猴行者復雜。中野美代子由此認為,泉州一帶流傳著比《詩話》更為詳細的《西游記》故事。并且,《詩話》中地名的起法,受到了當時進入泉州港外國珍貨的影響,如沉香、波羅、優缽羅等。
海交館內的哈奴曼石刻(復制品)(朱彩云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