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少華稱,因為楊導對劇組人員和演員的悉心照顧,現在想來其實并不那么苦。“一有時間,楊潔導演盡一切可能,找個大的場所,讓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休整一天或兩天。”徐少華說,“現在回頭想想,大家都很有干勁兒,是因為每個人都覺得那是在搞事業,做一件大事。”
磨煉演技追求極致
回憶當年,徐少華說,他能夠出演《西游記》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唐僧,是因為楊潔導演非常認可他的表演。上世紀80年代初,初涉影壇的徐少華因為在電影《精變》中飾演“傻公子”元豐而一炮走紅,成為影壇新星。此時正在為《西游記》劇組選角的導演楊潔看了《精變》后,找到了徐少華,將他調到《西游記》劇組。
“本來給我的角色是小白龍,但楊導說也讓我試試唐僧。幾個月后我得到劇組的通知,告訴我去演唐僧。”此后,《西游記》成為經久不衰的藝術經典,徐少華飾演的唐僧也成為烙在觀眾心目中的經典藝術形象。
徐少華稱,《西游記》中的主要演員和角色,說到底還是導演楊潔手把手帶出來的,她是一位非常有藝術追求,而且對藝術精益求精的老藝術家。“雖然大家都是專業演員,導演還是給劇組的年輕演員找了表演老師,來讓大家磨煉演技。”徐少華當時在劇組的老師是人藝老藝術家鄭榕,在鄭榕的指導下,他每天都是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地提前排練。“導演要求非常嚴格,在拍攝之前要先排練多遍,排練好了,也要拍攝很多遍。演員在鏡頭外下足了功夫,才能走到鏡頭前,表演被導演認可了才能通過。通不過,就得繼續去琢磨,沒有商量的余地。”
楊潔導演這種極致的藝術追求,現在看來也是一種寶貴的精神財富。徐少華稱,“《西游記》劇組是四大名著改編電視劇第一個建組的,為后來《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劇的拍攝建立了規范,《紅樓夢》拍攝時,也是給演員配老師,追求藝術的極致。”正是這種對藝術鍥而不舍的追求,也讓《西游記》成為30多年來永不褪色的藝術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