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吳剛看來,想演好、演活官員并不容易,因為大多數官員的工作和生活展現(xiàn)出來都有點枯燥乏味,所以為了能讓這個角色“動起來”,吳剛下了不少功夫,不僅上網收集了很多領導開會的視頻,還親自為角色設計了造型、道具和各種小動作。比如達康書記特別喜歡喝茶,水杯不離身的細節(jié)就是他的點子,“我非常喜歡喝茶,我想拍戲也辛苦,而且里面有大段的臺詞,這樣還能把聲音盡量保持有點磁性,就必須得喝點兒水,讓它保持一種能量。那個杯子就是我自己生活當中的杯子,我想把它給設計在戲里面。”
拍戲一見面就對臺詞
外在的形象確立了,人物的內在更要找到根。第一次在開機儀式上看見編劇周梅森的時候,吳剛就向對方拋出很多問題,等到后來真正拍起戲來周梅森經常到劇組探班,吳剛又抓住一切機會跟對方聊臺詞,“因為很多官場的話,我們接觸不到那樣的語言,心里邊就有疙瘩,我們就跟導演、梅森老師一起溝通,看怎么把這些官話生活化,順暢地說出來。”
討厭概念化表演的吳剛同時也一直在跟導演李路溝通表演方式的事,“我首先覺得這個人物也是人,是人他有七情六欲,他也得吃飯,他餓了之后也得狂吃,急的時候也罵人,其實人都是這樣。”跟張豐毅、張志堅等幾位老搭檔在一起,大家聊的也全是劇本,“我們在底下真的是天天一到現(xiàn)場就開始拿劇本對詞,一起商量怎么做到既是開會的語調,又是生活當中的感覺。”
正牌妻子“實力坑夫”
《人民的名義》雖然是反腐劇,卻讓不少觀眾有看諜戰(zhàn)劇的感覺,劇中到底誰好誰壞,誰才是背后的幕后黑手都讓人琢磨不透。很多觀眾發(fā)現(xiàn),本來是“頭號嫌疑人”的達康書記演到后來竟然是一心只要GDP的“背鍋俠”,而劇中“實力坑夫”的不是別人,正是吳剛生活中的正牌夫人岳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