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稱,大陸運-8戰機9日從臺灣東部南向北飛行,并穿越宮古海峽。大陸學者指出,這一部分是在威懾“臺獨”,一部分是常規訓練,這將會是新常態,臺灣“習慣就好”,但學者也強調,如果臺灣與美國互動升溫,戰機繞臺頻率會更高。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1日報道,日本防衛省統合幕僚監部官網公布,一架運-8戰機9日先是環繞臺灣,從臺灣東部由南向北飛行,然后穿越了宮古海峽向西返回。據飛航路線圖,此架戰機的飛行路線,與轟-6K轟炸機等軍機先前數次繞行臺灣的路線大致相同。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副院長李振廣10日受訪表示,解放軍軍力壯大,需要訓練,軍機一飛出去就會經過臺灣附近,會繞臺也很正常,要經過宮古海峽,繞臺灣東部的路徑也很方便,他認為軍機畢竟需要訓練,此次繞臺也是常態化訓練的一部分。
李振廣指出,除了常態化訓練,當然一部分仍是要威懾“臺獨”,未來會視臺灣與美國互動的情況,增加繞臺頻率,“如果有軍售、美國高官去臺灣,或者又通過什么涉臺法案,密度就會大一點”。他稱,“臺灣要習慣,慢慢習慣就好”。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指出,解放軍機經臺灣東部再次繞臺,屬于常規訓練,主要告誡“臺獨”勢力“不要太過分”,過去兩岸關系還不錯,大陸軍力發展也有一些限制,所以這樣的狀況不多。但如今大陸軍力強盛,臺灣當局又不斷推動“臺獨”活動,所以以后還是會不斷地繞臺灣轉圈,頻繁的程度,也會根據兩岸形勢而定,“這都是新常態”。
北京聯合大學臺研院兩岸關系所長朱松嶺指出,大陸軍機繞臺是“主權行為”,兩岸在法理宣示上是“一國”,雖然過去兩岸存在默契,沒有類似舉止,但隨著新形勢發展、“臺獨”勢力擴大之下,大陸此舉仍有展現堅決遏制分裂勢力的意味。
另外,臺灣中時電子報8月11日發表文章稱,都說“習慣成自然”,也說這將成為“常態”,對解放軍而言,這些或都能成為事實。
文章稱,隨著軍力的延伸,解放軍讓對手感覺到壓力。前些時日的朱日和演習,主要是以展示陸軍裝備為主,加上射程涵蓋各地的火箭軍各式長短程導彈。
文章認為,若臺灣有事,最可能先動用的一定是空軍和火箭軍。用空軍則最有威脅性也最有效果,既可練兵又可兼測試臺灣空防能力。
運-8戰機或許不像可掛載武器系統的轟-6K或者殲-11戰機那么具威脅性,但卻也是戰場上不可或缺的要角,可對潛在對手實施干擾和偵測。
文章認為,走宮古海峽,在軍事動作上既可威嚇日本監控臺灣,又可以讓解放軍空軍得到演練的機會。戰場上最高原則是“不戰而屈人之兵”,以沒有武裝的戰機繞臺,練兵兼威脅,以最小的戰力,收到最大的效果,解放軍的動作,值得去深思和反芻。
資料圖片:運-8飛機。新華社記者 黃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