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超河北華夏幸福隊前鋒拉維奇,因為一張疑似“種族歧視”的照片惹出了麻煩。雖然球員與俱樂部已在日前發(fā)表聲明致歉,并表示只是無心,并無惡意,但此事造成的爭議遲遲未能平息。
在如今的體育界,雖然不同國家、種族和膚色的運動員早已可以同場競技,但各種種族歧視的事例始終未能禁絕。可以說,這一現(xiàn)象已經(jīng)成為運動場上急需鏟除的一大毒瘤。
拍照姿勢惹爭議
上個周末,一名國外足球記者在社交網(wǎng)絡上放出一張拉維奇的定妝照。照片中,拉維奇身穿球衣,對著鏡頭做出了一個雙手往后拉眼角的動作。
隨著照片的轉播,有網(wǎng)友表示,這個動作已經(jīng)涉嫌種族歧視,意在嘲笑和諷刺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亞裔人種眼睛小。很多外國媒體上,也是眾口一詞地對其加以聲討。
拉維奇在中國拿著高薪,竟然公開歧視中國人,這還了得?球迷群體瞬間炸了鍋。微博、論壇上出現(xiàn)大量要求重罰拉維奇及其俱樂部的言論,并表示要上訴至國際足聯(lián)。
不能說網(wǎng)友們“玻璃心”。雖然亞裔人的眼眶相對歐美人而言,的確普遍較狹長。不過,這個動作的意義并不僅限于表面。在歐美的主流語境下,這代表對亞裔的一種群體性刻板成見,侮辱意味十分濃重。這就好比,你可以描述某人個子矮,但不能說他所屬的群體都是“矬子”。
眾多球星有“前科”
隨著事情的發(fā)酵,網(wǎng)友還扒出了不少類似的先例。巴西球星羅納爾多曾在日韓世界杯期間,面對當?shù)赜浾咦龀隽诉@一動作。存在“前科”的,還有一向以翩翩君子形象示人的卡卡。
如今當紅的內(nèi)馬爾,曾在日本參加世俱杯時,與桑托斯隊友們集體拍攝過類似動作的宣傳照。就連效力于天津權健的帕托和曾效力廣州恒大的羅比尼奧,在代表AC米蘭在鳥巢參賽時,都有過這樣的動作。不僅限于足球圈,2008年北京奧運會前夕,西班牙男女籃球隊在一組集體照里做出了類似動作,當時也引發(fā)了軒然大波。
關注歐美娛樂圈的朋友,對超模吉吉·哈迪德可能并不陌生。前不久,她在一段視頻中擺出瞇眼模仿小眼睛的表情。雖然根本沒有伸手拉眼角,但這個表情依然被媒體和網(wǎng)友炮轟。
事主發(fā)聲明致歉
輿論聲浪見漲,拉維奇終于站出來發(fā)聲,稱自己是應攝影師的安排,出于“活躍氣氛”而擺出的“搞怪動作”,并無任何惡意。同時,他也表示對此次造成的爭議表示歉意。
與此同時,華夏幸福俱樂部發(fā)布“情況說明”,對俱樂部未能及時發(fā)現(xiàn)照片的不妥之處致歉。負責此次拍攝的攝影機構也澄清,稱攝影師并無任何惡意誘導的意圖。
話說回來,畢竟咱們都不是拉維奇肚子里的蛔蟲,其動機究竟是“搞笑”還是“侮辱”,實在是無法揣測,更沒法證實。看來此事也只能就此告一段落了。
不過,這場風波也給各個俱樂部提了個醒:在國內(nèi)聯(lián)賽越來越國際化的今天,廣撒金錢羅致大牌球星的同時,管理思維上也需要同國際接軌,至少類似的“把關不嚴”是不應該出現(xiàn)的。
不能碰的“高壓線”
在體育界,種族歧視被看做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不過類似事件一直時有發(fā)生。無論你的競技水平多高,都有可能成為受害者。
NBA球星林書豪初走紅時,有媒體曾在有關他的報道中使用“Chink in the amor”(直譯“穿盔甲的中國佬”)的標題。“chink”在英文中是具有明顯種族歧視意味的詞語。
前曼聯(lián)球員埃弗拉,曾在對陣利物浦隊的比賽中,遭遇對方前鋒蘇亞雷斯的種族主義辱罵。最終,蘇亞雷斯被判禁賽8場外加高額罰款。
2014年,當時效力巴薩的巴西后衛(wèi)阿爾維斯,曾在比賽中被對手球迷投擲香蕉。這一行為的侮辱性更加露骨,不少黑人球員都有過此遭遇。阿爾維斯的回應很淡定:撿起香蕉,剝皮吃了下去。
阿爾維斯的舉動,在社交網(wǎng)絡上引發(fā)了一股熱潮。內(nèi)馬爾、阿圭羅等足球明星,以及很多娛樂和媒體界人士,都紛紛貼出自己吃香蕉的照片,表達對阿爾維斯的力挺和對種族歧視的譴責。本報記者楊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