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狀態與水溫 僅游85米仍滿意
昨日雖然只游了85米,但邱金贊對這個成績已很滿意
昨晚,在石獅市游泳館,邱金贊受邀再次挑戰當年神技。
十幾分鐘熱身后,又深呼吸一分鐘,邱金贊和挑戰者、29歲的游泳教練黃進富一起站在泳池跳臺,一聲令下,兩人同時下水,轉眼工夫,都游出七八米遠。一個大劃臂再加一個大蹬腿,在水里,兩人每潛一段距離就要重復這樣的動作,很有節奏性。20米、30米、40米,差不多游到45米時,黃進富從水里冒出來,說了句“不行了”,而旁邊泳道的邱金贊一如既往地往前游,到達泳池另一邊時,他一個180度轉身,又折回來。
“加油!”岸上的人都在加油打氣,水里的邱金贊卻不受影響,依然保持節奏,60米、70米、80米,正當大家都以為他可以游完100米時,他卻在85米處出水。雖然大家都感到可惜,但邱金贊說,自從被游泳館館長喝止后,就沒有再練這么長距離的憋氣潛泳,加上水溫較低,能游85米已很滿意了。
隨后,另一名挑戰者林春曉也決定下水,雖然只有一年泳齡,但他有年輕的優勢。幾番準備后,林春曉跳入水中,但他潛泳的方式和邱金贊完全不同,雙腳一陣連續打水,身子浮在水面上臉朝下,速度并不是很快,只游了約30米就放棄,之后,岸上再沒人敢挑戰。
提醒:憋氣風險大 請勿隨意挑戰
“這種很少見的,一般人潛個25米就很不錯了。”國家一級游泳裁判員、閩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游泳教師曾旭說,即使是專業的運動員,經過訓練后,一般也就能游50米左右。一般人的肺活量為4000毫升,比較經常運動的人差不多5000毫升出頭,在靜止狀態時,常人憋氣時間一般為30秒到1分鐘,經過訓練后都會或多或少有所提高。潛水游泳時,關鍵是要保持放松,然后采用蛙式游泳,這種姿勢比較不會耗氧。此外,盡量讓身體潛在水里,因為水里的阻力相比水面還是比較小的。
石獅華僑醫院呼吸內科蔡醫生說,長時間且伴隨著高強度運動的憋氣,與人的肺活量大小有密切關系。肺活量小,說明機體攝氧能力和排出廢氣的能力差,人體內部的氧供應就不充裕,機體的一些工作就不能正常,肺活量大,氧氣存量就大,能量足。另外,與個人體質也有很大關系,在同等運動量下,有些人的缺氧耐受能力強。此外,個人技術以及訓練程度也有關系。
當然,憋氣的風險還是非常大的,蔡醫生提醒,長時間的憋氣會因耗氧過多、二氧化碳排不出來,影響組織代謝功能,尤其是對人體需氧量較高的三個器官——大腦、心臟、肝臟會產生致命影響,提醒市民不要輕易模仿或挑戰。
□征集令
炫出你身邊的奇人神技
神停車、神潛泳……這些奇人神技,總能引人驚嘆,他們到底是怎么做出來的?
你身邊還有這樣的奇人神技嗎?如果有,請撥打海都熱線通95060,我們將帶著這樣的驚嘆造訪奇人,與大家一起見證神技。(海都見習記者 李昌乾 林永清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