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獅市將結合深化拓展“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聚焦妨礙中國式縣域現代化順利推進的體制機制障礙,實施16項本級重點特色改革項目,為高質量建設貿工聯動、全域共富的現代化濱海城市提供堅實支撐。
據悉,去年,石獅市大力推進本級重點特色改革項目,取得良好的成效。在日前公布的2023年福建省改革優秀案例評選活動表揚名單中,石獅市“推進中小學‘入學一件事’改革”案例從全省160個推薦參評案例中脫穎而出,榮獲“特色微創新類”優秀案例,泉州市、縣兩級僅3個案例入選。石獅市“推進中小學‘入學一件事’改革”“深化省級青年發展型縣域試點建設 推動青年與城市雙向奔赴”榮獲2023年泉州市改革創新案例評選活動優秀案例,是唯一有2個案例入圍的縣市。今年,石獅市將再實施16項本級重點特色改革項目,精準發力、協同發力、持續發力。
經濟體制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4項。一是創新工業發展畝均效益提升機制。結合工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探索建立以畝均稅收、畝均增加值、R&D經費支出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單位能耗工業增加值、單位電耗稅收等指標為主體的綜合評價體系,促進工業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二是深化“管委會+專業公司”工業園區建設運營模式。調整明確市園區辦的組成和職責,進一步理順屬地鎮與園區、國企關系,持續提升工業(產業)園區標準化建設水平,夯實產業體系高質量發展載體。三是深化辦展模式改革。推動實施“協會+會展”模式,打造行業資源集聚的展會平臺。四是深化國企經營管理和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下的新型經營責任制,推動集團及子公司參與市場化項目,引入市場化競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民主法制領域與社會治理體制改革4項。一是實施新一輪機構改革。統籌優化重點領域機構設置和職能配置,進一步破解基層管理中存在的體制機制難題。二是創建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對照指標體系強基礎、補短板,推動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三是深化全國信訪法治化試點建設。加快構建在法治軌道上解決群眾訴求的閉環體系,確保試點取得扎實成效,并力爭上升為典型經驗和制度成果。四是探索數字賦能基層治理新機制。創新“六個一”工作機制,積極打造市域“城市大腦”,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現代化水平。
社會事業與公共服務體制改革2項。一是完善健康教育服務體系。將健康促進和教育融入診療服務全過程,在市級醫院內部按病種發布診后指南、推行專科護理方式,院外依托線上隨訪平臺提供高效、便捷、精準的跟蹤回訪和健康教育服務。二是創新互助養老服務模式。探索建立互助式養老服務新模式,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互助養老服務。
文化體制改革1項。即,推進國家級廣播電視公共服務縣級標準化試點建設。按照“一網多用、共建共享、綜合服務、應急優先”原則,建設市鎮村“一體化”與分級聯動“立體化”相結合的應急廣播宣傳系統,并提供綜合性服務。
全域統籌與生態文明體制改革2項。一是扎實推進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工作。建立低效用地數據庫管理平臺,分批實施城鎮低效用地再開發試點項目和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項目,完善低效用地盤活利用實施政策體系。二是開展全國清潔生產審核創新試點。以大堡集控區為試點,印染行業及電鍍行業為主體,先試先行探索具有引領示范作用的工業園區清潔生產審核新模式。
對臺交流和對外開放體制改革2項。一是創新跨境電商合規化改革。打造縣級跨境電商線上綜合服務平臺,推動賣家數據本地化、財稅合規化,為泉州乃至全省開辟可復制推廣的外貿新增長點。二是創建閩臺鄉建鄉創合作樣板集鎮。借鑒臺灣社區營造經驗對祥芝全鎮進行規劃設計,積極探索閩臺鄉建鄉創融合發展新路。
黨的建設和人才人事制度改革1項。即,推進全國退役軍人事務員新職業試點建設。
(記者 許小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