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石獅市鄉村產業振興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以下簡稱《方案》)印發。《方案》明確,將以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與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互補互融為導向,力爭到2024年,鄉村地方特色產業集群集聚、蓬勃發展,形成高水平的農產品加工體系、廣覆蓋的冷鏈物流體系、全域化的農旅康養體系、高效便捷的農村電商體系,推動年度村集體經營性收入超50萬元的行政村數量占比超50%,著力打造一批“百萬明星村”。
《方案》指出,石獅將以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港產城一體化、漁貿旅相融合”為統領,著力實施城鄉協調發展、品牌強農創新創業、鄉村產業融合發展三個行動,推進海洋興農、品牌強農、旅游促農、科技賦農、公益助農,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著力構建“全域一體、強鎮引領、融合發展、村興民富”的鄉村振興新格局,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國家級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全省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的沿海示范樣板。
實施城鄉協調發展行動,優化鄉村產業空間布局。一是開展整鎮推進試點工程。科學合理規劃鄉村產業布局,培育培優“一村一品”“一鎮一業”,推動鎮村功能互補、融合發展,形成基地在農村、服務在鄉鎮、增收在農民的發展模式。按照城鄉融合型、工貿帶動型、農(漁)旅融合型等3種類型,率先啟動寶蓋、祥芝、永寧等3個整鎮推進試點工作。二是開展全域振興示范帶創建工程。聚焦海岸帶開發,圍繞海絲、漁港、濱海、濕地等元素,加強世遺點保護提升,深挖漁港特色風情,串聯十里黃金海岸景觀畫廊,形成以海絲文化、漁港風情、濱海觀光、海洋研學等為主要特色的多鎮聯動發展的鄉村振興新路徑。聚焦現代化商貿之都建設,統籌抓好“一鎮一小微電商園區”建設,健全全域電商生態圈,打造鄉村電商產業發展高地。
實施品牌強農創新創業行動,提高鄉村產業競爭力。一是開展優勢特色產業提升工程。打造“一條魚”全產業鏈,大力推進遠洋捕撈、水產養殖、冷藏運輸、水產加工、市場銷售全產業鏈發展,培育扶持一批水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加快建設海洋生物食品園,加快推進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創建,著力培育海洋經濟新增長點。二是開展鄉村品牌培育提升工程。支持各鎮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產品資源,積極申報地理標志農產品,對通過認證的地理標志農產品按規定予以獎補。引進和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品牌效應的龍頭企業,引導企業與農戶等共創企業品牌。三是開展農村創業創新培育工程。整合、創建一批具有石獅特色的農村創新創業園、返鄉入鄉創業園和孵化實訓基地,培育創業創新活躍、聯農帶農緊密、業績突出的創業創新群體。建立鄉村青年人才庫,支持青年回村、鄉賢回歸開展創業創新、振興鄉村產業。遴選一批農村創新創業導師,有序引導工商資本到鄉村投資興辦農民參與度高、受益面廣的鄉村產業。
實施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行動,增強鄉村產業聚合力。一是開展鄉村休閑旅游產業提質工程。拓展“農業+”功能,依托農村景觀、歷史文化等資源,建設一批休閑農業園區、農業主題公園、觀光采摘園、農產品加工觀光園、鄉村民宿、休閑農莊和研學康養基地。大力發展全域旅游,創建十里黃金海岸國家級旅游度假區,著力打造多條鄉村旅游精品線路,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做好“吃在石獅”文章,振興農家特色小吃、傳統手工制作等鄉愁產業,鼓勵優質特色農產品實現地產地銷、就地加工,推動鄉村休閑旅游業高質量發展。二是開展鄉村新型服務業提質工程。深入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加快重要農產品全產業鏈大數據建設,大力培育農村電商主體,加強引導平臺企業、物流、商貿、金融、供銷、郵政、快遞等各類主體到鄉村布局。依托信息進村入戶運營商、優質電商直播平臺、直播機構和經紀公司,發展直播帶貨、助農直播、移動菜籃子,培育農民直播銷售員。打造農產品展示展銷平臺,推動獅臺兩岸農業融合發展,辦好農民豐收節。三是開展興村富民工程。堅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推廣土地入股分紅型、拓展公共服務型、園區經濟融合型、農旅項目發展型、資產資源出租型、跨村聯帶提升型等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發展。
(記者 林富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