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景觀融入法治元素,讓普法教育宣傳以潛移默化的形式,以潤物細無聲的力量滲透在百姓之中,強化、增強了普法效果。“民法典”法治元素與城市的相融互促,不僅體現在線下的景觀,線上直播普法同樣“不缺席”。
主題展館亮相鴻山
在鴻山鎮五彩黨建文化街區,近期剛建成了一座“民法典”主題展館。走進由橙色和黃色的集裝箱拼接而成的展館,外圍的一座“民法典”標識格外醒目,紅色的“法”字鑲嵌著“學法、懂法、守法、護法”等四個板塊,鮮艷的顏色顯得活力十足。
鴻山司法所所長楊婉園介紹,在五彩黨建文化街區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打造“民法典”主題展館,讓《民法典》真正“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據悉,目前,五彩黨建文化街區已成為周邊群眾休閑運動、放松散步的絕佳去處,每逢傍晚總是聚集著前來打卡的群眾。“將‘民法典’主題展館設置在黨建文化街區具有天然的優勢,既可以將法治宣傳教育融入綜治中心,又可依托黨建街區的自身人流量優勢擴大普法效果。”楊婉園表示。
據了解,鴻山“民法典”主題展館由《民法典》構成、主要亮點、編纂歷程、《民法典》相伴一生及《民法典》案例等5個主題板塊組成,既莊重嚴肅又富有生活氣息。此外,館內設置傳習所,今后將不定期開展法律沙龍和法治講座,講好民法故事,傳播民法知識。
主題公園坐落錦尚
無獨有偶,在錦尚鎮也有一座“民法典”主題公園。該公園于今年上半年建成,是石獅市首個以《民法典》為主題的休閑公園。錦尚司法所所長楊玲玲表示,旨在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宣傳《民法典》,將《民法典》精神融入群眾休閑娛樂之地,讓轄區群眾零距離接受法治文化的熏陶。
據悉,錦尚鎮“民法典”主題公園在原有的設施基礎上添加和注入《民法典》元素,將《民法典》背景起源、什么是《民法典》、《民法典》意義、法治標語等內容上墻,圍繞《民法典》總則、物權、合同、人格權、婚姻家庭、繼承、侵權責任等編章設計,摘錄《民法典》與群眾生活相關的重點,將《民法典》規定涵蓋的人生之初、成年之后、成家置業、養老繼承等人生重要階段相關的法律條文,通過豐富多彩、圖文并茂的傳播方式制作成漫畫,寓學習法律于觀賞風景中,貼近群眾生活,便于群眾理解接受。“比傳統的宣傳版面更有吸引力,將復雜的法律條文通俗易懂地呈現出來。”附近的群眾邱先生表示。
法治直播精彩紛呈
事實上,除了城市景觀隨處可見“民法典”法治元素外,線上普法同樣“不缺席”。
據悉,由石獅市司法局牽頭組織的“法治石獅”直播間作為線上普法的聚合平臺,整合了“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力量,廣泛吸收整合有關部門的普法資源,采用入駐直播或錄播的形式,借助短視頻社交平臺拓展和發布,進一步擴大普法的覆蓋面。值得一提的是,“法潤獅城”律師志愿服務團是“法治石獅”直播間的重要參與者。據悉,石獅市“法潤獅城”律師志愿團共有35名成員。志愿服務內容主要是:服務石獅市“5510”項目競賽等重點項目建設,為項目建設單位提供法律服務,做好法律風險防范;與石獅市工商聯及各商會開展工作對接,深化民營企業法律服務,協助工商聯、商會做好會員企業法律咨詢、普法宣傳、權益維護、糾紛調解等工作,提高企業守法合規經營能力;開展普法宣傳活動,提高人民群眾知法、懂法、用法的能力,為群眾提供專業的法律咨詢服務等。
“法潤獅城”律師志愿團團長林春凱表示,志愿團在普法的時候,將《民法典》作為重要內容,盡最大努力將法律服務帶給企業和百姓。(記者楊德華)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安溪鐵觀音春茶進入采制黃金期2025-04-29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