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石獅市認真貫徹中央、省委、泉州市委關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工作部署,堅持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原則,聚焦經濟金融體制、社會治理和民生社會事業等領域,謀劃實施15個本級重點特色改革項目,力爭以點帶面牽引全局,推動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整體上新臺階。
經濟體制和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綜合改革有8項。具體為:1.健全市場培育投入機制。創新財政、國企、市場等多方聯動開發培育的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可持續扶持機制,著力培育引進一批外貿綜合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中小型企業出口貿易,精心運作市場采購食品出口試點。2.推進投融資體制改革。以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為根本,大力推進創新金融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建設企業經營綜合信息交互平臺,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針對我市“3+3+N”產業特點,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3.健全港口聯動發展機制。加強港口資源整合,用好石湖港保稅物流中心(B型),推進港口、物流、交通相關項目建設,構建“市場—航線—港口”聯動生態圈。4.深化國有企業實體化改革。推動國企參與土地開發業務、資產運營、特許經營以及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投資,提高國企經營收入和融資能力。5.推動五金輔料行業提質增效。著眼世界級面輔料產業集群先行區建設,多點發力,增強行業競爭力。6.引導童裝產業向校園服飾產業延伸。利用我市紡織服裝產業鏈優勢和現有資源,打造石獅校服區域品牌形象,力爭2020年實現校服年產值翻番。7.推進智能制造產業加強發展。采取強有力措施,破解產業發展難題,加速產業壯大發展。8.祥芝中心漁港建設管理服務機制改革。健全完善漁港管理服務制度體系和綜合措施,推進漁港漁船管理規范化運行。
民主法治與社會治理體制改革有5項。具體為:1.石獅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國試點建設。完成“市、鎮、村”三級中心、所、站建設,形成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機制,并順利通過全國試點驗收工作。2.創新社區治理機制。依托新湖社區通過實施“八大提升工程”,打造社區建設石獅樣板,引領帶動全市社區治理水平整體提升。3.健全多元糾紛化解機制。完善現代化訴訟服務體系,推動“海上楓橋”經驗遍地開花,設立全市多元解紛中心,全力將矛盾吸附在基層、化解在萌芽。4.探索城市網格化智慧管理服務機制,建設“智慧石獅管控指揮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對接有關部門構建覆蓋市、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的網格化協同聯動體系。5.建立行政執法監督新機制,試行聘任法治政府建設特約督察員制度,創新行政執法監督新機制,不斷提升行政執法水平。
社會事業和公共服務體制改革有2項。具體為:1.深化教育綜合改革。強化隊伍管理,深化學校精細化管理,提升教育科研水平,優化培養模式,全力提升教育質量。2.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扎實推進國家級緊密型縣域醫療衛生共同體建設試點工作,有效整合區域醫療資源,推動醫改持續深化提升。
(記者吳漢松許小雄通訊員廖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