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交10元押金,獲贈一瓶藥酒和十個雞蛋;第二天退回10元,再交50元押金可以送杯子、水壺……這是某公司所稱的營銷,領了六天禮物后,老人們深信不疑,以為交上去的押金隔天就能退。第七天交了1680元后,公司人員就再也沒出現了……
2015年9月至去年1月份,浙江以及福建石獅、鯉城、永春等地的210位中老年人遭到這種騙局,日前涉案的蘆某、王某等七人被石獅法院判刑。
第一幕 送雞蛋送水壺 老人紛紛入套
2015年12月19日上午,一個自稱是銷售“蠶絲被”的公司在石獅市民生路做營銷活動,90多名中老年人收到傳單后,來到現場湊熱鬧。在現場,一名自稱小王的人講課,先免費發放10個雞蛋和一款膏藥,要求這些中老年人交10元押金,并發一張親情服務卡,第二天可以憑卡退款。
第二天,交了錢的老人們來到活動現場,果然憑卡退了10元押金。小王繼續講課,這次要求大家交50元,可以送杯子。第三天,老人們憑卡退了50元押金,還可以拿到水壺。之后幾天,押金的數額一直漲到幾百元,送的東西包括菜刀、雨傘、藥酒等,老人們都能在隔天退回押金。直到第五天,一名自稱蘆總的人出現了。
蘆總自稱是慈善家,將在2016年元旦來石獅開店,為了提高知名度,搞了營銷活動。蘆總現場還介紹了一款蠶絲被,保暖又健康,可以把白頭發變黑,是公司研發的新產品。因為蠶絲被比較貴重,想要的人必須先交1680元“誠意金”,這些錢在開店的時候會全額退還,并且還有更大的紅包。“如果是子女不同意買或者借錢的,我們統統不賣。”蘆總還這樣聲稱。
第二幕 交了“誠意金” 對方再沒出現
一連幾天的營銷,很多老人深信不疑,并在第七天帶著“誠意金”來到現場。蘆總讓手下給愿意購買的老人發放一個信封和親情卡,讓老人們把錢裝在信封內并寫上自己的名字交上去。其間,他還再三叮囑老人們不要裝假幣。一天下來,共有94名老人交了錢,其中還有人要了三套蠶絲被,交了5000多元。12月25日中午,蘆總稱當天是自己的生日,請交錢的老人在某酒店吃飯,贈送到場人一個枕頭和四件套,并承諾元旦開店時會退錢并送更多東西。
當天活動結束后,蘆某等人就再也沒出現,留下的聯系電話無法撥通,元旦時候也沒到石獅開店。幾天后,這伙人又先后到鯉城、永春和莆田搞類似營銷活動。老人們發現被騙后紛紛報警。
2016年1月19日,警方在永春將現場搞活動的王某等人抓獲,時年5月份蘆某在活動現場被抓獲。
第三幕 210名中老年人被騙 7人被判刑
審訊時,蘆某等人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據42歲的湖北人蘆某交代,他與50歲的王某一起搞營銷活動,以每月3000元的工資雇用了李某、余某等五人幫忙。
蘆某所分發的“蠶絲被”系向蔣某購買。起初,蘆某以每套290元的價格和160元的價格,分別購買了幾十套蠶絲被和近千套聚酯纖維被以及四件套等。后來蘆某覺得蠶絲被太貴,要求蔣某在聚酯纖維被內摻雜少量的蠶絲。經檢測,這些“蠶絲被”均被判定為不合格。
據悉,蘆某等人在浙江、福建、湖北等地進行了七場詐騙活動,共有210名中老年人被騙34萬元左右。
日前,石獅法院開庭審理此案,法院認為,蘆某等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采取虛構事實手段騙取他人財物,其行為已經構成詐騙罪,均屬數額巨大。判處蘆某有期徒刑七年八個月,并處罰金十萬元。王某等其他六人也被判處五年六個月至兩年不等的有期徒刑。(記者 許小程 通訊員 陳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