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每年都有某某昔日“明星企業”“倒下”的消息傳來,原因不外乎是炒股炒虧了,炒房炒虧了,投資失敗了。在驚愕、惋惜之余,不能不想到,在我們身邊,也不乏這樣的企業。有的雖然還沒有“倒下”,但“身體”已經虧虛,隨時都有“倒下”的可能。
“投資如虎,地產似豬,實業像牛;與其辛苦喂牛,不如輕松養豬飼虎”,這是近些年流行的一個說法,從中也不難解釋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實業家“轉型”進入資本市場,熱衷于投機“賺快錢”了。現在,“實業精神”喪失的報復來了。當下諸多企業的經營困難,除了宏觀經濟形勢不理想,也與企業經營者“三心二意”有莫大的關系。
或許正因為此,市委工作報告提出要重塑“實業精神”。強調要千方百計引導廣大企業家堅守實業、回歸主業、做精專業。
實業強市,“實業精神”不可或缺。對于企業家來說,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要以一股“吃定青山不放松”的韌勁,甘于吃苦受累,踏踏實實把主業做好。不要“這山看到那山高”,羨慕虛擬經濟、資本市場“來錢快”。要始終認識到,主業才是賴以生存的“本底”,虛擬經濟、資本市場只能是“錦上添花”。即使環境艱難,也要甘于忍耐,以更高的熱情苦練“內功”。只要大家都努力起來,一定能創造出好的發展“氣候”。
對于黨委政府來說,要在制度層面鏟除投機的土壤,堅決抑制產業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現象。要規范民間借貸市場,完善金融市場監管,進一步放開民間投資的市場準入,創造有利于實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同時,要切實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扶持,努力營造腳踏實地、勤勞創業、實業致富的社會氛圍。(熱風)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泉州舉辦閱讀研學實踐活動2025-04-2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