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35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原定在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舉行,受疫情影響改為線上舉行。雖然不能作為“東道主”,但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依舊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收獲3個一等獎、2個二等獎、3個三等獎,金牌總數并列全省第一。
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是石獅市公辦寄宿制完全中學,從2016年起招收學生,學校有初高中48個班級,2000多名學生。“建校三年來,我們先后參加第33、34、35屆福建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成果頗豐,共獲得省一等獎5個、省二等獎7個、省三等獎6個,教師項目省三等獎1個,綜合實踐活動省三等獎1個,泉州賢鑾科技獎10個,盧嘉錫專項獎3個。”校長肖驍介紹道。
肖驍今年54歲,曾獲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福建省首屆名師等榮譽。雖然已經成為了學校的管理者,但他從未放棄自己教師的身份。肖驍此前從事的是數學教學,如今他偶爾還會在學校上一些示范課,同時也會將學科中科學理性的思維運用到學校管理中。
數學講究解題思路要快,縱觀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的辦校過程,也一直有個“快”字貫穿其中。學校最初只用500天就蓋起來了,肖驍這些年來也馬不停蹄,發動了所有資源,一手招聘了學校所有的176位教師。去年,該校中考得分率取得了泉州第四名的好成績,如今看來,和這份“快”不無關系。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帶動學生的終身發展。”肖驍說,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堅持“文理并重,全面發展”,而科技教育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環。他說:“在市科協的指導下,學校成立了科創教研組,通過科技節、科普日、校園電視臺、文化長廊等多種途徑開展科普活動,多次邀請大學教授做科技論壇講座,聘請校外科技副校長,組建了科技教育骨干隊伍。”
成立不足4年,“年輕”的廈門外國語學校石獅分校便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績。未來3年,肖驍對學校目標還有更高的追求,“我希望廈外石分能夠實現高考平均分進入泉州全市前八,讓學校成為泉州教育領域的一所名校。”(記者陳麗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