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各衛視又開始了常規性競爭。目前,兩部優良作品在熒屏爭霸,一部是名門“正午陽光”生產的都市劇《歡樂頌2》,一部是正在江蘇衛視熱播的歷史劇匠心之作《白鹿原》。如果要評一個“五月劇王”,要看觀眾手中的遙控器,還有參照業內口碑雙重標準來定奪。
《白鹿原》豆瓣評分高
收視卻差強人意
《白鹿原》播出至今,主要集中在白鹿兩家上代人的族斗糾葛之中,但歷史傳奇故事長卷一角中漫溢的史詩氣息和人性激變已難以掩藏,白鹿兩家世代相依的家族親情,白嘉軒(張嘉譯飾)與鹿子霖(何冰飾)這對鄉黨親鄰的“相愛相殺”被展現得妙趣橫生。記者觀察到,《白鹿原》在豆瓣上的評分一直穩定在9.2分,除了高度贊賞本劇的電影畫質、演員的“炸裂演技”外,不少原著黨表示認同編劇申捷的改編。例如他選擇在首集前10分鐘直入鹿子霖被革命黨剪辮子的劇情,白嘉軒苦命的前六房媳婦則都淡化成了平原上的六座墓碑等……這么一變,其節奏簡明亦符合邏輯。
《白鹿原》海報。
然而,這么高的業內評分,與其在收視排行榜上斬獲的成績有著相當的落差。記者昨日看到,在索福瑞CSM52城的收視排行榜上,《白鹿原》自開播后,始終徘徊在第四、第五名,收視率也基本在0.5左右,拿本周一的收視來看,不足0.6。它距離第一名《歡樂頌2》1.5的成績,尚有不小的距離。對此,劇評人李星文分析認為,《人民的名義》和《白鹿原》都是好作品,但為何在收視上一冷一熱,他認為,“前者關及人民利益,而后者則關及心靈的安放。”顯然,面對“心靈”、有精神追求的電視劇從某種角度說,受眾群就比那些通俗電視劇要弱些。主演張嘉譯亦對此收視回應說,“盡人事,聽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