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動畫畫師很多年收入不足100萬日元
造成日本動畫業界高離職率很大的原因之一就是動畫業界的工資太低。山崎透露:“雖然收入與本人的實力有關,但新人動畫畫師的年收入很多都不足1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萬元)。”山崎還表示:薪酬主要采用多勞多得的制度,這就會因為個人工作的速度和要領等方面的好壞而有巨大差異,很多人到最后拿到的工資根本維持不了生活。而且制作動畫一天的工作時間甚至要超過10小時,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去做副業。
另一方面,也有實力和交涉力很強的動畫畫師在20多歲的年紀就能達到五百至六百萬(約合人民幣30萬至36萬元)的年收入,但他們都要長期忍受低收入和長時間勞動,這也是讓貧困動畫畫師絕望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在剛開始的三年都拼命忍耐,但此后終究還是因為無法承受業界嚴酷的環境而辭職。
日本動畫業的人才培育和雇傭形態依然沒有保障
動畫制作這個行業本來就是要求有實力有干勁還要憧得交涉,但是業界公司并不在技術和交涉能力方面培訓新人制作者,直接就推向了動畫制作的現場,讓新人制作者沒有能夠作為自由職業者活躍的壓倒性的實力。即使有動畫公司踏踏實實的培養人才,但最后這些培養出來的人才被資金充足的大動畫公司挖走的情況也很多,好好培育的人才被大公司隨意挖走的這股風氣也令很多公司不想自己培育優秀的人才了。
很多的動畫制作公司也并不採用正規社員的僱傭方式,而是用臨時工和短期員工這樣的方式來使用制作者,從上司那里得不到指導,自己又是臨時工,工作效率也上不去。
最后就是大公司聚集著一群有著過硬技術和實力的制作者,小公司聚集著一群經驗尚淺能力不足的制作者,這樣導致行業整體的生產效率低下利潤率低下,最后又陷入非正式員工的年輕動畫制作者工資很低的惡性循環。
而動畫行業特有的層層分包結構也是個問題,在動畫行業一個新人制作者要從中間幀動畫開始做起,當經驗和技術實力積累到一定階段再去做原畫。而一部動畫制作現場有時可能聚集100名以上的制作者參與,這些龐大的人手和耗費的時間令動畫制作花費巨大,通常30分鐘的TV動畫制作成本是1000萬到2500萬日元,13話的一部動畫制作成本在2億日元左右。如果這些錢是動畫公司自己出,萬一動畫賣不出去這些成本就變成了巨額的負債,而為了分擔風險就要引入廣告公司和贊助者。
而為了保證作品能順利播出,實際上動畫的制作又要外分給很多中小公司,這些中小公司的傭金是從制作費用中抽撥,承包這些工作的中小公司利潤也不多,動畫制作行業的生產結構就和建筑業與人才派遣行業一樣。
這樣的結構令即使是一部動畫人氣大熱,基層的制作者也吃不到肉,像《你的名字。》這樣票房大賣并且將賺到的利潤讓基層制作者也分享的情況是很罕見的,最近不僅是新人,行業整體的收入也在減少。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 登錄| 注冊
罕見出土五件古代“蒸鍋”,其中一件大有玄2025-02-05
閩南網推出專題報道,以圖、文、視頻等形式,展現泉州在補齊養老事業短板,提升養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