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攻克廁所難找這一城市生活痛點,住房城鄉建設部組織研發了“城市公廁云平臺”,解除人們滿大街找廁所的“尷尬”。點開“城市公廁云平臺”小程序,就會出現一張地圖界面,上面分布著若干綠色小圖標,這些圖標標識的是用戶周邊的公廁。再點擊“查看詳情”按鈕,還能看到該公廁有沒有手紙、WiFi,有沒有殘疾人公廁、母嬰室等等。
在一個“云”時代,互聯網不斷顛覆著人們生活的方式,為人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的便捷服務。人有三急,急切之時找不到如廁之地,尤其尷尬。可以說,“云公廁”的靈感并不難被發現,而讓人們動動手指就能輕松找到廁所,在技術層面上如今也沒有太大的困難,然而,或許難以找到贏利點的緣故,“無利不起早”,遲遲竟然沒有互聯網企業專門做出來。此時,相關部門牽頭,給城市補上了這片“云服務”,真可謂“及時雨”也!許多公共服務的配套,帶有很強烈的公益性質,其中的商業利益不大,但卻關乎城市生活的細微體驗。“云公廁”,小小細節,體現了政府服務意識和人性關懷的提升。“云公廁”,小小細節,見到的是民生,見到的更是一種文明。
一滴水折射整個世界。小小公廁,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城市文明的展示窗口。政府服務,這一回在“云”上出了彩,但這無疑,也是對市民文明道德的一種善意提醒——公共秩序井然否、公共衛生良好否?唯有“如廁文明”同樣上一個臺階,才能真正讓“云公廁”在“云”上出彩!(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