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中國鐵路總公司獲悉,為期4天的2017年清明假期鐵路旅客運輸圓滿結束,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4622萬人次,同比增加495萬人次,增長12%。客流最高峰出現在4月2日,旅客發送量達1287萬人次,同比增長10.8%。(4月5日 央視網)
對于國人來說,每一個小長假都是全家出行的好日子,如清明、五一、國慶等等。作為客運主力之一的鐵路,近年來表現很是搶眼:2016年4月30日至5月3日,全國鐵路共發送旅客4103.7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10.9%;同年9月28日至10月7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0843萬人次,日均發送旅客1084.3萬人次,同比增長9.7%,尤其是9月30日至10月7日,全國鐵路旅客發送量連續8天超千萬人次!而剛剛結束的清明小長假,鐵路客流運輸同比增長12%,再次創造新高。
小長假出行,為何大家都喜歡選擇鐵路?在筆者看來,根本原因有三個:
其一、鐵路更準點、更舒心。盡管小長假期間全國高速公路全免費通行,但是隨之而來的就是大量私家車一同涌入高速公路,車流大、事故頻發,高速路秒變成了“高速堵”。如此一來,不僅原先游玩計劃全部打亂,而且全家老少身心俱疲,實在是苦不堪言。而鐵路則不同,沒有擁堵之憂,無論高鐵,還是普通列車,基本上都能準點到達,后續旅程一點也不耽擱。更何況,乘坐火車出行,無需自己盡心費力駕駛,輕松又自在,何樂而不為呢?
其二、鐵路備戰有方。每一個小長假,鐵路部門都很重視,提前做好了部署安排,確保旅客出行安全、順暢。以今年清明小長假為例:鐵路部門主動分析預測客流需求,通過增開“旅游列車”、“鄉村小慢車”、“祭祖專列”、“踏青專列”、“民族文化列車”等方式,努力提高鐵路運輸服務供給品質,最大限度滿足旅客祭祖尋根、踏青旅游、走親訪友等多樣化出行需求。此外,鐵路部門還增開旅客臨時列車1942列,盡最大努力增加鐵路運輸能力,力爭讓每一個旅客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其三、鐵路服務很親民。清明小長假期間,廣大鐵路職工加班加點,堅守運輸一線,全力做好各項服務工作:各站的臨時售票窗口增開了不少;加強了對售票廳、進站口、天橋、站臺等處所的旅客引導;便民服務臺的溫馨服務不間斷……從買票、進站、候車、上車,直至出站,廣大旅客都能充分感受到鐵路服務的親民和便利,堅定了出行首選鐵路的信心。
小長假出行,鐵路很給力。筆者希望鐵路部門不驕不躁,踏踏實實做好各項工作,全力滿足諸多旅客的多元化出行需求,進而向民眾上交一份更滿意的答卷。(文/徐向榮)
(作者授權閩南網首發,轉載請聯系閩南網,未經許可擅自轉載,將承擔侵權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