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校創業已然不是什么新鮮事,但以什么形式創業卻依然存在爭議。譬如日前一段“大學生合伙在宿舍里開小賣部,每月最高可盈利5000元”的視頻在網上傳開。有網友認為通過此舉,學生不僅可以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還能充實課余生活;也有網友覺得在大學的寶貴時間里去開小賣部會耽誤學業,得不償失。
學生創業未嘗不可
王啟東咚鏘:“大學生宿舍小賣部”,只要不違反校規,商品來源合法,就應該允許其存在。個人建議,如因實習或畢業要關閉小賣部,大可委托或者轉讓給學弟學妹經營,因為這一做法值得提倡。
南蠻小王爺:上學期間,大學生以學業為主,這無可厚非,但若有暇創業也未嘗不可。畢竟大學學業任務較輕、空余時間較多,我們可以提倡大學生自主選擇、自主學習、自主創業,利用“求學期創業”的機會完善自己、突破自己、成就自己。
秋泉:大學生合伙在宿舍開小賣部,是一種自食其力,與勤工儉學、在外做家教等,本質上沒有區別,都值得肯定與尊重。況且,學習也得社會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一味地埋首于書中,那就是死讀書,讀死書。大學時光確實寶貴,但不能因為珍貴,我們就成為一個不食人間煙火的書呆子。相反那些能積極開動腦筋,在校園里能以社會活動方式去生活、學習的孩子,在畢業之后更容易在社會立足,待人做事更能游刃有余!
舍本逐末得不償失
平常一個人:作為學生,在大學期間的任務是以學習為主,只有學習了更多知識和技能,將來才能找到更好的出路和工作。如果一門心思放在小賣部的經營上,導致學業無成,那就是本末倒置,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同時,也枉費了父母家人對自己的期盼。因此,不建議在大學期間就開小賣部,做生意。
大愛無疆:如果純粹為了賺錢而花費大量精力去經營小賣部,卻無法真正將所學專業和社會實踐相結合,這樣的做法無異于舍本求末,只顧眼前利益而損失了長遠利益。雖然,大學時代課余時間比較寬裕,但完全可以利用空余時間,將精力放在更廣泛的學習上,多學點知識,沒什么不好。
貴貴的蒲公英:大學生創業值得提倡,但應該選準方向,開小賣部不是好選擇。更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為創業而荒廢了學業,如果在學習比較忙的時候,應當立即暫停創業,等到有空余時間了再繼續。
各有利弊量力而行
奧格了:在校園里創業,要一分為二來看待。如果學習的就是營銷學或者類似專業,我覺得開小賣部就無可厚非,這樣可以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鍛煉自己、積累經驗,對以后走出校門創業或者求職都會有很大幫助。如果學的是其他專業,就不大合適,而且,重大的決定,需要與父母溝通好,不可過于任性。
不知瀟湘在何處:大學生在求學期創業,有利也有弊。若創業比較順利,不僅可以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還能充實課余生活,若創業過程比較坎坷,使大學生身心皆疲,就會影響學業。所以,大學生應該把握有好度,量力而行,盡量讓學業、創業兩不誤。
風景城賞風景:利用課余時間,大學生進行力所能及的創業,既能減輕家里的經濟負擔,又能得到社會實踐的鍛煉,可謂“財智”雙收。對學生而言,需要考慮的問題是:一要選準方向,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不要盲目跟風。二要對自己有準確的定位,即現在所進行的創業,賺錢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為自己未來發展做好準備。(主持 鄭運鐘)